客梦到何许,南山桃李园。
未能忘蜡屐,何意谒金门。
愿举汉三杰,尽戡周陆浑。
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
客梦到何许,南山桃李园。
未能忘蜡屐,何意谒金门。
愿举汉三杰,尽戡周陆浑。
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和宣风寺壁间韵》,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首句“客梦到何许”表达出诗人身处他乡,心中却游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不知所至。接着,“南山桃李园”暗示了宁静美好的田园景象,寓含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未能忘蜡屐”暗指诗人虽然身在尘世,但仍然怀念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如同古人穿着木屐漫步田间。“何意谒金门”则表达了对仕途的无意,更倾向于与自然为伍,不求显赫地位。
“愿举汉三杰”借用汉代名臣张良、萧何、韩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效仿他们辅佐明主,实现治世理想。“尽戡周陆浑”进一步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期盼,以古代乱世英雄陆浑的历史背景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最后两句“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剑戟象征着武力和权力,被虎皮包裹,暗示其虽有抱负,但仍愿意放下,专心于农耕,过上平静的乡村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淡然态度。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
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
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苒蒻竹篾?,欹危楫师趾。
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
自古漂沈人,岂尽非君子。
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
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
耿耿心未平,沈沈夜方半。
独惊长簟冷,遽觉愁鬓换。
谁能当此夕,不有盈襟叹。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