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宣风寺壁间韵》
《和宣风寺壁间韵》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客梦到何许,南山桃李园。

未能忘蜡屐,何意谒金门。

愿举汉三杰,尽戡周陆浑。

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ānfēngjiānyùn
sòng / yín

mèngdàonánshāntáoyuán

wèinéngwàngjīnmén

yuánhànsānjiéjìnkānzhōuhún

bāojiànnóngkàncūncūn

注释
客梦:游子的梦境。
何许:何处,哪里。
南山:南方的山。
桃李园:桃花李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田园或隐居之处。
未能:没有能够。
蜡屐:用蜡擦亮的木屐,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
金门:这里指朝廷或显赫之地。
汉三杰:指汉朝的张良、萧何、韩信三位名臣。
周陆浑:泛指动荡不安的时代或地方。
虎皮:象征勇猛和权威。
剑戟:古代兵器,代表军事力量。
农务:农业事务,指关心民间生活。
翻译
我在梦中游历到了哪里,来到了南山的桃李花丛。
我并未忘记那双擦亮的木屐,却没想到会来到这金门之地。
希望能推荐汉代的三位杰出人物,平定像周陆浑那样的乱世。
身上披着虎皮包裹的剑戟,我在每个村庄都关注着农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和宣风寺壁间韵》,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首句“客梦到何许”表达出诗人身处他乡,心中却游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不知所至。接着,“南山桃李园”暗示了宁静美好的田园景象,寓含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未能忘蜡屐”暗指诗人虽然身在尘世,但仍然怀念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如同古人穿着木屐漫步田间。“何意谒金门”则表达了对仕途的无意,更倾向于与自然为伍,不求显赫地位。

“愿举汉三杰”借用汉代名臣张良、萧何、韩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效仿他们辅佐明主,实现治世理想。“尽戡周陆浑”进一步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期盼,以古代乱世英雄陆浑的历史背景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最后两句“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剑戟象征着武力和权力,被虎皮包裹,暗示其虽有抱负,但仍愿意放下,专心于农耕,过上平静的乡村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初入峡有感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

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

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苒蒻竹篾?,欹危楫师趾。

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

自古漂沈人,岂尽非君子。

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

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0)

雨夜感怀

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

耿耿心未平,沈沈夜方半。

独惊长簟冷,遽觉愁鬓换。

谁能当此夕,不有盈襟叹。

(0)

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0)

暮望

返照开西峡,穿林渡远塘。

卑枝散高影,远岫驻馀光。

城市归人急,江天宿鸟忙。

自伤迟暮客,日日送残阳。

(0)

土豆

榛实软不及,菰根旨定雌。

吴沙花落子,蜀国叶蹲鸱。

配茗人犹未,随羞箸似知。

娇颦非不赏,憔悴浣纱时。

(0)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