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予非用,适野子能谋。
勿言雅俗异,卒岁共优游。
清诗状景物,秀气豁霜秋。
篇终寄一笑,因以缓心忧。
闭关予非用,适野子能谋。
勿言雅俗异,卒岁共优游。
清诗状景物,秀气豁霜秋。
篇终寄一笑,因以缓心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答黄寺丞九月二十一日出郊》。诗中描绘了诗人闭关之后,前往野外的轻松愉悦之感。诗人在自然之中找到了与世俗不同的雅致,与自然共度时光,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闭关予非用,适野子能谋”,诗人闭门不出,但内心却渴望与自然亲近,于是决定前往野外。这里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然界的热爱。
“勿言雅俗异,卒岁共优游”,诗人认为雅与俗并无绝对界限,重要的是心境的平和与生活的自在。他与自然共度一年,享受着悠闲的生活。
“清诗状景物,秀气豁霜秋”,诗人通过诗歌来描绘眼前的景色,那清新的诗句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爽与生机。这里的“秀气”不仅指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篇终寄一笑,因以缓心忧”,在诗的结尾,诗人以微笑作为结束,以此来缓解心中的忧虑。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独立名飞来。
参差翠麓俨如画,石骨苍润神所开。
忽开彷像来宫囿,指顾已惊成列岫。
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
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
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岭,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
一堂虚敞临清沼,密荫交加森羽葆。
山头草木四时春,阅尽岁寒人不老。
圣心仁智情幽閒,壶中天地非人间。
蓬莱方丈渺空阔,岂若坐对三神山。
日长雅趣超尘俗,散步逍遥快心目。
山光水色无尽时,长将挹向杯中渌。
傲世欲何求,归来已倦游。
琴诗聊自啸,丘壑复相留。
问菊时携酒,乘风或棹舟。
乐天良有以,心事老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