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梧骚屑、近栏杆外,待赏秋月。
谁知暮霭浓暗,西风酿就,黄昏凄绝。
落响潇潇阵雨,任金井飘叶。
但懊恨、衾冷无眠,坐剪灯花烬初灭。
凌晨定把高枝截。怕淋漓、点滴心头咽。
拚教且尽今夜,声肯向、耳根边歇。
想到朝阳,翻受三更、五点磨折。
惯撼醒、孤枕愁人,梦里晴时节。
庭梧骚屑、近栏杆外,待赏秋月。
谁知暮霭浓暗,西风酿就,黄昏凄绝。
落响潇潇阵雨,任金井飘叶。
但懊恨、衾冷无眠,坐剪灯花烬初灭。
凌晨定把高枝截。怕淋漓、点滴心头咽。
拚教且尽今夜,声肯向、耳根边歇。
想到朝阳,翻受三更、五点磨折。
惯撼醒、孤枕愁人,梦里晴时节。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梧桐雨的景象,充满了凄美与哀愁的情感。词人通过“庭梧”、“秋月”、“暮霭”、“西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梧桐在秋风中摇曳,雨滴敲打金井,落叶飘零,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映射出词人心境的孤独与寂寥。
词中“懊恨、衾冷无眠,坐剪灯花烬初灭”一句,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内心情感——在寒冷的夜晚,无法入眠,只能独自剪熄灯花,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接下来,“凌晨定把高枝截。怕淋漓、点滴心头咽”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词人似乎在预想未来,担心雨滴会像泪水一样滴落在心上,引起更深的痛苦。
“拚教且尽今夜,声肯向、耳根边歇”表现出词人对当前情境的接受与无奈,愿意让这夜雨的声音陪伴自己,直至消逝。最后,“想到朝阳,翻受三更、五点磨折。惯撼醒、孤枕愁人,梦里晴时节”则透露出词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尽管现实充满磨难,但在梦中,他渴望着晴朗的天气,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夜梧桐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面对孤独与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