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藓生来质并苍,傅成纤白妒何郎。
清标未解争红紫,直干先教拟雪霜。
仙署开帘同一色,小斋远俗胜群芳。
止缘疏节淄难染,别起檀栾待凤凰。
拆藓生来质并苍,傅成纤白妒何郎。
清标未解争红紫,直干先教拟雪霜。
仙署开帘同一色,小斋远俗胜群芳。
止缘疏节淄难染,别起檀栾待凤凰。
这首诗以竹为题,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与高尚品质。首先,“拆藓生来质并苍”,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生长在苔藓之中,其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傅成纤白妒何郎”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的白色比喻为嫉妒何郎的纤白,既形象又富有诗意,突出了竹子的纯洁与高雅。
“清标未解争红紫,直干先教拟雪霜”,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竹子不与世俗争艳,而是选择与雪霜为伴,象征着竹子的高洁与坚韧。竹子虽未与红花绿叶争奇斗艳,却以其挺拔的姿态,预示着与严冬抗争的决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风骨。
“仙署开帘同一色,小斋远俗胜群芳”,这里诗人将竹子比作仙界的植物,即使在简陋的小斋中也能散发出超越凡俗的香气,暗示竹子不仅在自然环境中独具魅力,在精神层面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最后,“止缘疏节淄难染,别起檀栾待凤凰”,这两句表达了竹子因其疏节而难以被污浊所染,等待着凤凰的到来,象征着竹子对高尚品质的坚守与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敬仰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