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布风驰入紫宸,何人第一画麒麟。
双旌出塞元飞将,一柱擎天自老臣。
突兀燕山铭处石,纵横辽海战时尘。
橐驼千队南驱夜,不数周家白雉驯。
露布风驰入紫宸,何人第一画麒麟。
双旌出塞元飞将,一柱擎天自老臣。
突兀燕山铭处石,纵横辽海战时尘。
橐驼千队南驱夜,不数周家白雉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勋,其形象威武而英勇。首句“露布风驰入紫宸”,以“露布”比喻捷报,形容消息迅速传至皇宫,凸显了这位元勋的功绩之显著。接着,“何人第一画麒麟”,以画麒麟象征其地位之高,表明他在群臣中独占鳌头。
“双旌出塞元飞将,一柱擎天自老臣”两句,通过“双旌”和“一柱”分别象征其作为将领的勇猛和作为大臣的忠诚,进一步刻画了这位元勋的多面形象。其中,“飞将”与“老臣”的对比,既展现了其年轻时的英姿飒爽,也体现了其年老时的稳重与智慧。
“突兀燕山铭处石,纵横辽海战时尘”两句,通过“燕山”和“辽海”这两个地理名词,以及“铭处石”和“战时尘”这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这位元勋在边疆的征战生涯,表现了他的英勇和对国家的忠诚。
最后,“橐驼千队南驱夜,不数周家白雉驯”两句,以“橐驼千队”形容军队规模宏大,夜晚南征,不亚于周朝驯服白雉的壮举,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元勋的功绩之大,同时也暗示了其对国家的贡献如同古代帝王的伟业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元勋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赁居求贱处,深僻任人嫌。
盖地花如绣,当门竹胜帘。
劝僧尝药酒,教仆辨书签。
庭际山宜小,休令著石添。
常省为官处,门前数树松。
寻山屐费齿,书石笔无锋。
果熟猿偷乱,花繁鸟语重。
今来为客去,惜取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