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省为官处,门前数树松。
寻山屐费齿,书石笔无锋。
果熟猿偷乱,花繁鸟语重。
今来为客去,惜取最高峰。
常省为官处,门前数树松。
寻山屐费齿,书石笔无锋。
果熟猿偷乱,花繁鸟语重。
今来为客去,惜取最高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之情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开篇"常省为官处,门前数树松",通过对常驻官所的回忆,强调了官舍环境的宁静与美丽,那几棵松树在门前生长,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
接着"寻山屐费齿,书石笔无锋"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探索与记录的艰辛,尽管鞋底磨损、石头上的文字难以书写,但依旧不能阻挡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第三句"果熟猿偷乱,花繁鸟语重"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果实成熟时,猴子争相盗取,而花开得更加繁盛,连带着鸟儿们也更加活跃地歌唱,这些都是大自然中生命力旺盛的写照。
最后"今来为客去,惜取最高峰"表达了诗人此番离别的心情。如今自己成为一位行旅者,对这片曾经居住之地充满留恋,不忍心离开,因此想要将这里最美好的景致珍藏在心中。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九原谁复起,糟魄未传心。
不取丁仪米,疑成校尉金。
名从高位借,德有下僚沈。
笔削多瑕点,犹希畏友箴。
桃李阴中五兄弟,扶将白发共传杯。
风吹一雁忽南去,空得平安书信回。
地远城东得得来,正如湖畔昔衔杯。
眼中故旧青常在,鬓上光阴绿不回。
归去汴桥三鼓月,相思梁苑一枝梅。
我闲时欲从君醉,为备芳醪更满罍。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地下文夫子,风流绝此人。
能和晚烟色,幻出岁寒身。
马鬣松成拱,鹅溪墨尚新。
应怀斲泥手,去作主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