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宁许著诗催,平地俄惊失箸雷。
行雨梦从巫峡断,为霖人自傅岩来。
老农学稼无多力,太史书年有几回。
爱酒陶家才种秫,何如共此即时杯。
化工宁许著诗催,平地俄惊失箸雷。
行雨梦从巫峡断,为霖人自傅岩来。
老农学稼无多力,太史书年有几回。
爱酒陶家才种秫,何如共此即时杯。
这首《夜雨(其三)》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雨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
首句“化工宁许著诗催”,以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比作能催动诗歌创作的“化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对其蕴含诗意的期待。接着,“平地俄惊失箸雷”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雷声突然而至的情景,仿佛连用餐的人都被惊得手中的筷子都掉了下来,生动展现了雷声的震撼力。
“行雨梦从巫峡断,为霖人自傅岩来”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楚辞中关于巫山神女的传说和商朝末年傅说的故事,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既增添了诗意,也寓意深远。巫峡的断梦象征着自然力量的神秘莫测,傅岩的人自喻为人间的恩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老农学稼无多力,太史书年有几回”两句,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老农虽努力耕作却难以改变命运,太史记录年岁更迭,却无法预测未来。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辛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爱酒陶家才种秫,何如共此即时杯”则以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与陶渊明相似的隐逸情怀。在酒的陪伴下,诗人似乎找到了暂时的慰藉,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当下,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雨的细腻描绘,结合历史典故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建勋各有志,而我齿已疏。
除书喜之子,试吏东海隅。
满怀贮忠义,陈编陋严徐。
平生困末路,龙蠖意不舒。
定交青云表,凛凛国士徒。
执颜肯顾我,曾未鄙非夫。
破愁有斯人,我邻知不孤。
危言解补天,决折已非图。
成名聊尔尔,国器自时须。
收功从兹始,良骥骛修途。
开樽稍黔突,惭愧饭与刍。
闭户待子归,看我所著书。
极目江涛,不有人焉,其能国乎。
伟故家风烈,激扬手段,平生践履,精密工夫。
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却犹当登从涂。
斯行也,非纪纲省闼,定尹京都。猗欤。愿疾其驱。
弹指顷暑收秋又初。
向玉阶方寸,亲承温问,金城十二,细述嘉谟。
苕霅船边,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
它年事,约携东老酒,附洛英图。
鸿禧主人,一闲半年,未尝厌闲。
谓有溪可钓,有田可秣,有兰堪佩,有菊堪餐。
羽檄秋风,胡笳夜月,多少勋名留汉关。
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东山。门前。咫尺长安。
但只恐纶音催禁班。
把鹭鬓数茎,更因民白,鸥心一片,犹为君丹。
蓝绶儿痴,彩衣家庆,倦羽伶俜江汉还。
春光小,看庭闱岁岁,一笑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