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
生年月日虽则同,学而闻道莫比踪。
学而闻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宁论功。
一官俯首蛮貊中,几年积弊频年凶。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见非闻风。
孰持黄诏来自东,谓君违天合君冲。
天家误听州家谬,历计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视州家惜,万里君门谁为通。
学而闻道要有用,达岂吾泰穷何穷。
君之授受远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龙门当日谓不遇,尹杨亦到明光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赠送给友人吴叙浦的作品,表达了对吴叙浦学问与道德修养的赞赏以及对其仕途的关切。诗中提到,尽管两人出生日期相同,但吴叙浦在学习和领悟道理上却有着卓越的成就,暗示他的才德出众。诗人感慨吴叙浦在偏远之地担任官职,揭露并试图改革多年的弊端,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责任感。他亲眼目睹了吴叙浦的作为,并非仅凭传闻,强调其实际贡献。
诗中还提到,吴叙浦可能因直言进谏而遭遇误解,但诗人相信他的忠诚和正直终将得到认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吴叙浦的才能和品德能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认,就像龙门之才得以重用一样,暗示吴叙浦未来会有更好的仕途发展,如尹杨一般进入显赫的明光宫。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吴叙浦的赞美和鼓励,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官场的一些问题,寄寓了对公正和人才得以施展抱负的期待。
时复跨马出,问俗周里廛。
不知我父老,欣欣何所欢。
儿童负藁秸,落日归柴关。
来岁知饱无,今岁足飘箪。
归来一长叹,当时不能餐。
搴茭何无策,乃更取民阛。
谁能夺彼食,以为能吏颜。
哀哀此瘅人,瘅人在我前。
吾乡王先生,忠孝乃天宠。
间关寇贼中,埋名落徭峒。
计脱父与兄,艰危见智勇。
隆武颓残曦,薇蕨采荒茸。
楼居三十年,著书七十种。
学派得横渠,故训翼郑孔。
微言大义炳,百世蓍蔡奉。
余论斥天主,眦裂始作俑。
圣朝采遗书,凿楹出圭珙。
余者三百卷,捃束委尘塕。
雕版未能半,望蜀财得陇。
先生与船山,著述间伯仲。
所嗟生并世,姓字不相诵。
九京如可作,道谊金石重。
讵待歌沧浪,魂梦劳倾动。
侵晓邻僧来,馈我佛前粥。
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我因思杭州,不仅有三竺。
东城八九寺,寺寺皆修竹。
何年舍家去,慧业改所托。
掘笋慈风园,参茶东父屋。
钟鱼四围静,扫地洁如沐。
白昼为之长,倦骸为之肃。
供黄梅一枝,朝朝写《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