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竹寄李广·其二》
《题竹寄李广·其二》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劲节虚心碧玉竿,凌霜傲雪拂云端。

纤尘不到清阴下,最称溪南隐者看。

(0)
鉴赏

这首诗以“题竹寄李广(其二)”为题,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诗中描绘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形象,表达了对竹子品格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寄寓。

首句“劲节虚心碧玉竿”,以“碧玉竿”比喻竹子,既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翠绿色泽,又暗喻其坚贞不屈的品质。这里的“劲节”不仅指竹子的挺拔之姿,也象征着诗人所赞美的坚韧精神。“虚心”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谦逊内敛的特质,与后文的“清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次句“凌霜傲雪拂云端”,通过“凌霜”、“傲雪”两个词组,生动展现了竹子在严冬季节依然挺立的姿态,不畏严寒,不屈不挠。而“拂云端”则进一步夸张了竹子的高度和气势,使其形象更加高大、超凡脱俗。

第三句“纤尘不到清阴下”,将竹林的环境描绘得极为清幽,暗示了竹子生长的环境纯净无染,同时也象征着竹子品格的高洁。这里的“纤尘”不仅指微小的灰尘,更寓意着世俗的纷扰和尘世的污浊,而“清阴”则代表了竹林中的宁静与清凉,是诗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

最后一句“最称溪南隐者看”,点明了诗的主题——向隐居溪南的友人李广寄寓此诗。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品格,表达了对李广高洁志趣的认同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形象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坚韧高洁的品格,还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鹅湖道中·其二

高田下田流水声,前村后村鹁鸠鸣。

山矾已开桃已谢,霏霏小雨未成晴。

(0)

临安县观钱氏庙·其七

霜入溪风过大桥,寺前来往远迢迢。

几多二百年前事,只有萧条树叶飘。

(0)

自章泉泊施寺雨中见梅盖秋尝宿此

秋风秋雨又冬霜,山路山溪任短长。

邂逅留连随地饮,峥嵘竹外见梅芳。

(0)

涧上桃花

桃花风里鬓成丝,老眼青山百不宜。

犹有中原旧家在,相寻呼酒和新诗。

(0)

南唐画有宣和题

南唐三主御屏风,流转宣和画苑中。

今日江南谈旧话,遗黎无泪湿青红。

(0)

次韵昌父十首·其五

城中有客占林园,应据枯桐入梦魂。

秋日肯忘东里赵,年时曾醉永嘉潘。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