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来溪》
《越来溪》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

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

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

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越来溪》描绘了一幅溪流边的历史沧桑画面。首句“溪上山不改”暗示着溪流旁的山峦依旧如故,然而接下来的“溪边台已倾”则揭示了时光流转,曾经的建筑遗迹已经破败。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痕迹,通过提及越兵的行经之路,以及流水仿佛还回荡着哀伤之声,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过往战争的沉痛记忆和对逝去和平的怀念。

后两句“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以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世事无常,昨日的荷花盛开,今日却只剩下菱叶凋零,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轮回。最后,“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直抒胸臆,表达出对国家衰亡的感慨,以及对无处发泄的哀怨只能归咎于溪水的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溪水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交织,寓言般地传达出诗人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守岁应制

南渡轻冰解渭桥,东方树色起招摇。

天子迎春取今夜,王公献寿用明朝。

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

宜将岁酒调神药,圣祚千春万国朝。

(0)

游峡山寺

结构天南畔,胜绝固难俦。

幸蒙时所漏,遂得恣闲游。

路石荫松盖,槛藤维鹤舟。

雨霁花木润,风和景气柔。

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绛旒。

照曜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翔禽拂危刹,落日避层楼。

端溪瀰漫驶,曲涧潺湲流。

高居何重沓,登览自夷犹。

烟霞无隐态,岩洞讵遗幽。

奔驷非久耀,驰波肯暂留。

会从香火缘,灭迹此山丘。

(0)

途中有作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

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

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

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

(0)

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老拾遗归朝

洛桥风暖细翻衣,春引仙官去玉墀。

独鹤初冲太虚日,九牛新落一毛时。

行开教化期君是,卧病神祇祷我知。

十载丈夫堪耻处,朱云犹掉直言旗。

(0)

沈下贤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0)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二

细软青丝履,光明白氎巾。

深藏供老宿,取用及吾身。

自顾转无趣,交情何尚新。

道林才不世,惠远德过人。

雨泻暮檐竹,风吹青井芹。

天阴对图画,最觉润龙鳞。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