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路风波避陆沉,畏途犹落在云林。
九原未雪残碑恨,尺土难同让畔心。
翻覆交情谁白首,炎凉世态问黄金。
愁来独对长松语,谡谡寒涛澹素襟。
仕路风波避陆沉,畏途犹落在云林。
九原未雪残碑恨,尺土难同让畔心。
翻覆交情谁白首,炎凉世态问黄金。
愁来独对长松语,谡谡寒涛澹素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的《近事感怀二首(其二)》,通过“仕路风波”、“畏途”、“九原未雪”等词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险恶、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慨。诗中以“畏途犹落在云林”描绘出仕途艰难,即使在看似宁静的云林之中,也难以逃脱官场的险恶与波折。
“九原未雪残碑恨”一句,借古喻今,暗指历史上的冤屈未能得到平反,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公与遗憾的深切忧虑。“尺土难同让畔心”,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利益与道德原则之间冲突的思考,强调了即使在寸土必争的现实中,也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
“翻覆交情谁白首”一句,感叹于世态炎凉,友情易变,即便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老友,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产生裂痕。“炎凉世态问黄金”,则揭示了在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下,人性的冷漠与世态的炎凉,提出了对社会价值观的质疑。
最后,“愁来独对长松语,谡谡寒涛澹素襟”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愁绪时的孤独与自我反思。通过与长松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人情、历史、道德等多个层面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同时也体现了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
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
嘱夫弃妾当奉亲,独赴清流不爱身。
此日谁能问南史,如妇曾书几人死?
连山插天危欲崩,木客结构当千层。
我来看山风雨恶,入山喜见灵泉僧。
闭门留客共野饭,风回雨绝清无蝇。
酒酣熟寝唤不起,夜深花落龛中灯。
轩辕已恐即韩愈,许汜未可讥陈登。
天明童仆催欲去,却叹世故来相仍。
重寻曲折恐蹉跌,安得远讨闲支藤。
林开川豁见鸟下,山寒石峻愁猿腾。
呼舟独返草堂路,他日重来共毾㲪。
前岁青绫卧玉堂,今年桦烛春坊夜。
美景良朋往事中,清香宴寝疏帘下。
天空月白久不寐,雪重枝高坐闻泻。
门外材官护卫严,城头乌尾依栖亚。
新春人事懒不出,斋阁诗情谁复借。
归扇玉帛未足夸,抚景丰穰端可谢。
天王垂诚在竹宫,齐民望驾窥茅舍。
促办谁催入夜齑,大烹已压官槽蔗。
出陪正怯病躯免,宣劝还思巨觥怕。
贪荣恋宠不知极,官谤纷纷得无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