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将军眼如电,行兵偶向山中留。
玉函古剑挂明月,竹屋瑶琴横素秋。
衮龙正照紫微阙,綵服径过黄河流。
自怜燕雀羽翼短,碧落仰羡飞鸿游。
虎头将军眼如电,行兵偶向山中留。
玉函古剑挂明月,竹屋瑶琴横素秋。
衮龙正照紫微阙,綵服径过黄河流。
自怜燕雀羽翼短,碧落仰羡飞鸿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的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其威武与豪迈。首句“虎头将军眼如电”以“虎头”和“眼如电”形象地刻画了将军的勇猛和敏锐,仿佛能洞察一切。接着,“行兵偶向山中留”则展现了将军在山林间驻扎时的从容不迫,暗示其战略眼光之深远。
“玉函古剑挂明月”一句,将古剑与明月结合,不仅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也象征着将军的忠诚与高尚品质。“竹屋瑶琴横素秋”,竹屋与瑶琴的搭配,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意境,暗示将军不仅有勇,更有文采和风度。
“衮龙正照紫微阙,彩服径过黄河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将军的地位与行动,衮龙代表尊贵,紫微阙象征权力中心,彩服则是华丽的服饰,黄河则是一条宏大的自然景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现了将军的显赫身份和非凡气魄。
最后,“自怜燕雀羽翼短,碧落仰羡飞鸿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评价,以及对更高境界的向往。燕雀与飞鸿的对比,既体现了个人的局限,又表达了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塑造了一个英勇而智慧的将军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追求的深刻思考。
天下最奇处,绿水照朱楼。
三高仙去,白头千古想风流。
跨海晴虹垂饮,极目沧波无际,落日去渔舟。
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记当年,携长剑,觅封侯。
而今憔悴长安,客里叹淹留。
回首洪崖西畔,随分生涯可老,卒岁不知愁。
做个终焉计,谁羡五湖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