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泼葡萄琥珀浓,酒逢知己量千钟。
犀柈箸落眠金鹿,雁柱弦鸣应玉龙。
紫蟹研膏红似橘,青虾剥尾绿如葱。
彩云吹散阳台雨,知在巫山第几重。
新泼葡萄琥珀浓,酒逢知己量千钟。
犀柈箸落眠金鹿,雁柱弦鸣应玉龙。
紫蟹研膏红似橘,青虾剥尾绿如葱。
彩云吹散阳台雨,知在巫山第几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热烈的宴饮场景。"新泼葡萄琥珀浓"以比喻手法写出酒色醇厚,犹如新榨的葡萄酿成的琥珀般诱人。"酒逢知己量千钟"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深厚情谊,豪爽地举杯对饮,千杯不醉。
"犀柈箸落眠金鹿"描绘了盛宴中的奢华,犀角制成的餐具和金鹿雕像增添了宴席的贵气。"雁柱弦鸣应玉龙"则通过音乐的描写,暗示了宴会上的高雅文化氛围,琴声悠扬,仿佛连玉龙也为之共鸣。
"紫蟹研膏红似橘,青虾剥尾绿如葱"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菜肴的颜色和质感,螃蟹的膏脂鲜红如橘,青虾剥开后尾巴翠绿如葱,色彩对比鲜明,令人垂涎。
最后两句"彩云吹散阳台雨,知在巫山第几重"以神话传说中的巫山云雨为背景,增添了神秘浪漫的气息,暗示了宴席的欢愉如同巫山神女的云雨般令人陶醉,但又让人不禁想象这欢聚之地究竟隐藏在何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元末明初宴饮文化的繁华与诗意,体现了杨维桢的才情与审美。
闲心一片,到而今才醒,巫山旧梦。
放眼长空皆幻影,怕说为霖作用。
出岫无心,归山有志,不借春风送。
孤踪自往,太虚任汝豪纵。
从此个里心期,相随惟有,老梅苍烟共。
只恐山河秋意尽,冷到人间严洞。
影薄于罗,身轻似絮,合傍寒宵冻。
天孙相伴,锦裳从此珍重。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别墅苍梧,矗云际、龙鳞千尺。
凭水阁、风漪销暑,疏帘看弈。
尘拭琉璃罗翠盖,藻翻笭箵跳银鲫。
尽北窗、高枕对书眠,床头易。一室内,虚生白。
一庭外,苔成积。看鹤雏离褷,凫儿飞拍。
半幅蔚蓝天似绮,数茎吟断须如戟。
听月明、寥亮不胜寒,南楼笛。
环堵萧然,正潇洒、丰神自别。
荷锄倦、拥书万卷,不营三窟。
半亩笔耕东海粟,砚田卧采西山蕨。
对北窗、风物到羲皇,南楼月。寻幽胜,头忘栉。
徒慷慨,心如结。笑劳劳攘攘,长安车辙。
造父难追泛驾影,夸娥独许名缰撇。
拟此生、市隐杂鱼盐,藏身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