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太湖》
《过太湖》全文
宋 / 翁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水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

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

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

(0)
注释
水:指河流或水域。
跨:越过。
州: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苏州:地名,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城市。
僧:出家修行的佛教徒。
亡国:国家衰败或灭亡。
恨:遗憾,哀痛。
渔人:以捕鱼为生的人。
洞庭山:指洞庭湖中的山。
翠霭:青翠的云雾。
白云:白色的云彩。
翻译
水系跨越三个州,其中苏州的水最多。
过去僧侣曾讲述过,今天我亲自经过。
国家灭亡难道没有遗憾?打鱼人啊,不要再唱那悲歌。
洞庭湖上只有一抹青山,翠绿的云雾与白茫茫的云彩交织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的《过太湖》。翁卷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太湖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含历史感慨。首句“水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展现了太湖流域的广阔与苏州的独特地位。接着,“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通过僧人的讲述加上自己的亲身体验,增加了时空的维度。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则借古讽今,暗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教训,即使眼前是美景,也应有所反思。最后两句“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描绘了洞庭山在烟雾缭绕中与白云相融的景象,画面宁静而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太湖自然风光的赞美,又融入了历史沉思和个人情感,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作者介绍
翁卷

翁卷
朝代:宋   字:续古   籍贯:乐清(今属浙江)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代表作《乡村四月》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本、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
猜你喜欢

恭谒永陵

四祖分陵墲壝同,鸿禧景佑奠岐丰。

制因汉氏修园寝,尊拟周家号古公。

念结拜瞻千里外,?绵继续万年中。

曰承曰启均予责,惟敬惟勤励此衷。

(0)

雨·其三

山田日日看云黄,都喜惟时若雨旸。

可识先忧饶后乐,塞中还为祝丰穰。

(0)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三十六永恬居

壶中琼岛郁悬居,景物惟恬气象舒。

已是洞天传玉简,得教福地续琅书。

(0)

拟古诗三十首·其二十四王琅邪僧达

窃闻君子交,久敬淡如水。

琴音失钟期,伯牙不复理。

余於五伦中,忘年遇吾子。

崇情实师范,清气消吝鄙。

惟兰芝并馨,惟鼓声相倚。

敬业竹素园,奥研翰墨理。

时当节序佳,百昌向华美。

春山翠可望,新波绿瀰瀰。

载泛李杜舟,言溯颜曾旨。

此乐何倏忽,一日三秋矣。

瑶篇寄远音,深谊托精拟。

佩以矢弗谖,荅以云如是。

(0)

拟古诗三十首·其十五卢子谅谌

璿玑无停运,四序调岁籥。

但见春复秋,岂悟今非昨。

百年等瞬息,石火槁颎若。

北邙有郁柏,东海无大药。

不如爱景光,随时自为乐。

清风动帷幌,华月荡林薄。

洗心镜至清,振衣踞崇崿。

天机存其真,讵因物止作。

可道非常道,希夷契冲漠。

(0)

荔枝·其一

闽中嘉实到秋前,朱颗累累湛露鲜。

塞北冰盘供夏凊,定知解暑更延年。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