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闻君子交,久敬淡如水。
琴音失钟期,伯牙不复理。
余於五伦中,忘年遇吾子。
崇情实师范,清气消吝鄙。
惟兰芝并馨,惟鼓声相倚。
敬业竹素园,奥研翰墨理。
时当节序佳,百昌向华美。
春山翠可望,新波绿瀰瀰。
载泛李杜舟,言溯颜曾旨。
此乐何倏忽,一日三秋矣。
瑶篇寄远音,深谊托精拟。
佩以矢弗谖,荅以云如是。
窃闻君子交,久敬淡如水。
琴音失钟期,伯牙不复理。
余於五伦中,忘年遇吾子。
崇情实师范,清气消吝鄙。
惟兰芝并馨,惟鼓声相倚。
敬业竹素园,奥研翰墨理。
时当节序佳,百昌向华美。
春山翠可望,新波绿瀰瀰。
载泛李杜舟,言溯颜曾旨。
此乐何倏忽,一日三秋矣。
瑶篇寄远音,深谊托精拟。
佩以矢弗谖,荅以云如是。
这首诗描绘了君子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学问与自然之美的追求。诗人通过“窃闻君子交,久敬淡如水”表达了友谊的真谛,即真正的友情如同清水般清澈而持久,无需过多的修饰与华丽。接着,“琴音失钟期,伯牙不复理”引用了伯牙绝弦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知音难觅和友情的珍贵。
“余於五伦中,忘年遇吾子。崇情实师范,清气消吝鄙。”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喜悦,以及在友情中获得的精神提升。诗人将友情比作兰花的香气与鼓声的和谐,象征着高洁与默契。在“敬业竹素园,奥研翰墨理”中,诗人赞美了友人在学问上的努力与深研,以及对文字艺术的热爱。
“时当节序佳,百昌向华美。”描绘了四季更迭的美好景象,寓意着友情与生活的丰富多彩。春天的山色与流动的绿水,为诗人提供了泛舟游赏的绝佳时机,同时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此乐何倏忽,一日三秋矣。”表达了时光易逝,相聚的快乐仿佛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最后,“瑶篇寄远音,深谊托精拟。佩以矢弗谖,荅以云如是。”诗人通过瑶篇(美好的篇章)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用精妙的文字表达深厚的情谊。他承诺将以坚定的决心(矢弗谖)回应这份深情,并以云的轻盈比喻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美景、学问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与珍视,以及对友情的崇高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