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琅琊寺》
《琅琊寺》全文
明 / 张岳   形式: 古风

朝游琅琊山,暮宿琅琊寺。

寺古山径荒,寒林积空翠。

慨念千载人,欹枕不成寐。

六一安在哉,智仙亦已矣。

燃烛读残碑,剥落不可纪。

谁谓金石坚,所托谩复尔。

秋风拂庭柯,落叶盈陛戺。

大运古来然,荣名安足理。

所以称达生,静观良有以。

不见龛中僧,白发垂两耳。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琅琊寺》,是明代诗人张岳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游览琅琊山,傍晚投宿琅琊寺的情景。琅琊山古寺的环境与历史的沧桑感跃然纸上,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首句“朝游琅琊山,暮宿琅琊寺”点明了行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寺古山径荒,寒林积空翠”描绘了古寺周围的荒凉景象,以及寒林中积聚的空翠之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慨念千载人,欹枕不成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难以入眠。接下来,“六一安在哉,智仙亦已矣”引用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别号“六一居士”和智仙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燃烛读残碑,剥落不可纪”描述了诗人夜读古碑的情景,碑文的剥落象征着历史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诗人由此发出感慨:“谁谓金石坚,所托谩复尔”,金石虽坚,但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终将消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无奈。

“秋风拂庭柯,落叶盈陛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风吹过庭院的树木,落叶覆盖了台阶,营造出一种季节更迭、万物凋零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大运古来然,荣名安足理”。

最后,“所以称达生,静观良有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静观世事的态度,认为这是面对人生无常的最佳方式。“不见龛中僧,白发垂两耳”以僧人的形象结束全诗,暗示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年的接纳。

整首诗通过对琅琊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张岳
朝代:明   字:维乔   号:净峰   籍贯:福建惠安   生辰:1492—1552

( 1492—1552)福建惠安人,字维乔,号净峰。自幼好学,立志为大儒。正德十一年进士。授行人。与陈琛、林希元闭户读书,时称泉州三狂。累官为副都御史总督两广。擒获活动达三十年之李金、倪仲亮等。又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镇压蜡尔山苗民龙许保起事。学宗程朱,攻击王阳明良知之说。有《小山类稿》。
猜你喜欢

送刘与清大司寇致仕还吴

三朝耆旧声名在,七十风霜鬓发新。

自信功成须退步,力将衰朽乞闲身。

凫鸥惯识尚书履,星宿常悬执法臣。

从此东吴多故事,林泉又有一高人。

(0)

丙午春过梅关二首·其二

芙蓉如削倚苍冥,又是朝天一度经。

欲折梅花无觅处,山鸡啼落五更星。

(0)

甲子七月二十日观刘巡抚发兵气势之盛因占丑虏有不足殄作此二律以揄扬之呈寅长诸君索和二首·其一

蜀乡原未识军容,此日方知有范公。

在在旁观称得策,人人西去愿收功。

甲光耀日惊飞鹬,剑气横秋断落虹。

从此威声如霹雳,不愁狐鼠不潜踪。

(0)

湄潭驿遣兴十首·其二

屈指光阴速,将相五月交。

鸣蜩咽高柳,古驿绕荒郊。

山远多良木,溪深有老蛟。

好诗随物得,贾岛费推敲。

(0)

班婕妤

长信鸾音远,昭阳舞袖长。

薄躯甘自弃,隆宠竟难忘。

敢效前鱼泣,徒悲画扇藏。

自辞同辈后,君莫忌专房。

(0)

客夜

终夕频烧烛,长吟独据床。

不因冬夜永,只是客愁长。

近郭闻鸡唱,推蓬爱月光。

家人亦思我,江上望归航。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