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倪昔以戆去国,时无一语为王留。
自从医国失扁鹊,民之瘼矣矧可瘳。
满朝争慕舌为柔,忍耻戴天事世仇。
间有一念及王事,祇能低头效楚囚。
汉家朝得一汲直,淮南即日干戈休。
夷甫清谈倡薄俗,坐视平陆沉神州。
残寇六年污京汴,群鱼假息釜中游。
陛下至仁一南北,天假机会忍不投。
顾盼左右求所倚,张仲孝友吾故侯。
亟下一纸起高卧,明堂一柱清庙球。
书生闻诏喜不寐,江左有人吾何忧。
翻思死者不可生,谁为中兴壮其猷。
未必军中有老范,且乞王所容居州。
老倪昔以戆去国,时无一语为王留。
自从医国失扁鹊,民之瘼矣矧可瘳。
满朝争慕舌为柔,忍耻戴天事世仇。
间有一念及王事,祇能低头效楚囚。
汉家朝得一汲直,淮南即日干戈休。
夷甫清谈倡薄俗,坐视平陆沉神州。
残寇六年污京汴,群鱼假息釜中游。
陛下至仁一南北,天假机会忍不投。
顾盼左右求所倚,张仲孝友吾故侯。
亟下一纸起高卧,明堂一柱清庙球。
书生闻诏喜不寐,江左有人吾何忧。
翻思死者不可生,谁为中兴壮其猷。
未必军中有老范,且乞王所容居州。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迈所作,名为《闻倪尚书赴诏》。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大事和君主的忠诚关怀,以及对于时局变化的深刻感慨。
诗人以老倪昔日离国而去,没有留下任何语句给君王,暗示着老倪在离别之际,对于朝廷的无为而治感到失望。接下来,“自从医国失扁鹊,民之瘼矣矧可瘳”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国家政事不修,百姓疾苦,需要有智慧和能力的人来拯救的迫切心情。
“满朝争慕舌为柔,忍耻戴天事世仇”则是形容当时朝中人士争相阿谀逢迎,以求得君王宠信,而诗人却感到耻辱,认为这是对百年恩怨的背叛。
“间有一念及王事,祇能低头效楚囚”表达了诗人虽然心中有对朝政的关怀,但只能像古代的楚囚一样,低头忍受,无力回天。
随后,“汉家朝得一汲直,淮南即日干戈休”则是希望出现一个正直之士,为国为民解忧,结束战乱,带来和平。
“夷甫清谈倡薄俗,坐视平陆沉神州”则是批评当时士大夫只知空谈,不关心国事,只看到表面繁华,而忽略了国家的根本。
“残寇六年污京汴,群鱼假息釜中游”描绘了战乱频仍,国都受损,百姓无处安身,只得暂且栖息于险恶之地的情景。
接下来的“陛下至仁一南北,天假机会忍不投”表达了对君王的忠心和期待,希望君王能够抓住时机,为国家带来转机。
“顾盼左右求所倚,张仲孝友吾故侯”则是诗人在寻找可以依赖的人物,希望像古代的忠臣一样,有人能与之共襄国事。
最后,“亟下一纸起高卧,明堂一柱清庙球。书生闻诏喜不寐,江左有人吾何忧”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为国家出力、报效的渴望和期待,感到无比的喜悦。
全诗通过对时局的深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忠诚正直之士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