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畅好意为行,仙乐还饶呦鹿鸣。
谷径千盘屧步远,霭烟一片晚凉生。
已看宿鸟寻林返,偏厌鋗人秉烛迎。
诗读元和心有会,由来白俗让元清。
秋山畅好意为行,仙乐还饶呦鹿鸣。
谷径千盘屧步远,霭烟一片晚凉生。
已看宿鸟寻林返,偏厌鋗人秉烛迎。
诗读元和心有会,由来白俗让元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山中行走的独特体验与感悟。首先,“秋山畅好意为行,仙乐还饶呦鹿鸣”两句,以“畅好”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山行的愉悦心情,仿佛仙乐环绕,鹿鸣声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谷径千盘屧步远,霭烟一片晚凉生”描绘了山间小路蜿蜒曲折,行走其间,步步艰辛,但随着天色渐暗,山谷中升起一层薄雾,带来了一丝凉意,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已看宿鸟寻林返,偏厌鋗人秉烛迎”则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生物活动,如宿鸟归巢,反衬出人的行为——“偏厌鋗人秉烛迎”,即诗人对那些在夜晚点灯迎接的人感到不悦,可能暗含对世俗行为的反感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读元和心有会,由来白俗让元清”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元和时期的诗歌,内心产生了共鸣,认为真正的高雅与纯洁(元清)不应被世俗所玷污,体现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滤罗閒佩氎巾轻,秋籁随身指去程。
辇下大僚多好事,退朝谁著道衣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