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能胜二寸冠,天教送老向江干。
倚墙筇杖伴人瘦,缟瓦清霜争月寒。
壮志追思良可悔,危途遍历始知难。
一身著了馀何事,茅屋三间已太宽。
发不能胜二寸冠,天教送老向江干。
倚墙筇杖伴人瘦,缟瓦清霜争月寒。
壮志追思良可悔,危途遍历始知难。
一身著了馀何事,茅屋三间已太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题斋壁》,描绘了诗人在晚年的生活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发不能胜二寸冠”形象地写出诗人白发稀疏,只能勉强戴上小冠,流露出岁月催人的感慨。次句“天教送老向江干”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选择在江边度过余生的决心。
第三句“倚墙筇杖伴人瘦”描绘了诗人手持竹杖,倚靠墙壁的孤独身影,显示出他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孤寂。第四句“缟瓦清霜争月寒”则通过清冷的月光和瓦上的霜,渲染出冬夜的寂静与凄凉。
第五、六句“壮志追思良可悔,危途遍历始知难”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涯的反思,感叹年轻时的壮志豪情如今只剩下追忆,经历过的艰难险阻让他深深体会到人生的不易。
最后两句“一身著了馀何事,茅屋三间已太宽”,诗人感慨自己一身无求,即使只有简陋的三间茅屋也觉得过于宽裕,流露出淡泊名利、安于简朴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境遇和心境变化,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淡然,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