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别·其二》
《录别·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千秋一嘉遇,此别安可知。

良时不努力,贱躯欲何为。

晨风野萧条,浮云西北驰。

河梁临往路,远望令人悲。

游子自有怀,悠悠当告谁。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录别(其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千秋一嘉遇”,感叹人生难得的佳遇仅此一次,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分别将是一次重大的损失。接着,“此别安可知”表达了对这次离别后果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感,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情。

“良时不努力,贱躯欲何为”两句,诗人反思自己在美好时光里是否有所作为,对自身价值和未来的迷茫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拷问。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我实现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晨风野萧条,浮云西北驰”描绘了离别前的景象,晨风的萧瑟和飘动的浮云象征着离别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不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映射出人物的情感状态。

“河梁临往路,远望令人悲”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情绪。河梁,古代送别之地,此处指诗人即将踏上旅途,远望故乡或爱人,心中涌起的悲伤难以言表。这句诗将离别的痛苦形象化,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眼中的泪水和心中的痛楚。

最后,“游子自有怀,悠悠当告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迷茫。游子在外,心中有万千思绪,却无人可诉说,这种孤独感和无助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玉涧归偶得数语.寒梅

白玉堂前树,风清月影残。

无情三弄笛,遥夜不胜寒。

(0)

百丈山六咏·其四石台

出谷转石棱,俯身窥木末。

夕眺岚翠分,朝隮云海阔。

(0)

游密庵分韵赋诗得还字

我行得佳友,胜日寻名山。

春山既妍秀,清溪亦潺湲。

行行造禅扉,小憩腰脚顽。

穷探意未已,理策重跻攀。

入谷翳蒙密,俯涧随泓湾。

谁将百尺绡,挂此长林间。

雄声殷地厚,洪源泻天悭。

伟哉奇特观,偿此一日闲。

所恨境过清,悄怆暮当还。

顾步三叹息,人生何苦艰。

(0)

次秀野韵五首·其四

知君久矣厌喧卑,造物尊前唤小儿。

一釂未应峨侧弁,十分聊尔快翻卮。

治中寂寂凝尘日,令尹忧劳退食时。

正好相寻发孤笑,莫教牢落负心期。

(0)

题画卷.范宽

山雄云气深,树老风霜劲。

下有考槃人,超摇得真性。

(0)

寄题梅川溪堂

沧波流不极,上有一亩园。

幽人掩关卧,脩竹何娟娟。

虚堂面群峰,秀色摩青天。

静有山水乐,而无车马喧。

人言市门子,往往苍崖颠。

挥手谢世人,日中翔紫烟。

遗迹尚可觌,神交邈无缘。

慨然一永叹,耀灵忽西迁。

褰裳下中沚,濯足娱清川。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