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超览亭》
《超览亭》全文
宋 / 周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翠微深处著亭台,抖擞红尘双眼开。

岚影剩添杯色好,泉声不带市喧来。

竹间啼鸟破山寂,天际孤舟界浪回。

占断鹞峰无限景,何妨杖屦日徘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āolǎntíng
sòng / zhōu

cuìwēishēnchùzhùtíngtáidǒusǒuhóngchénshuāngyǎnkāi

lányǐngshèngtiānbēihǎoquánshēngdàishìxuānlái

zhújiānniǎoshāntiānzhōujièlànghuí

zhànduànyàofēngxiànjǐngfángzhàngpáihuái

翻译
在青翠山峦的深处建有亭台,让心灵从世俗中振作起来。
山间的云雾增添了饮酒的乐趣,泉水声中没有都市的喧嚣。
竹林中的鸟鸣打破山间的寂静,天边孤舟在海浪中回荡。
尽享鹞峰的壮丽景色,不妨每天拄杖漫步其中。
注释
翠微:青翠的山峦。
深处:山的深处。
著:建造。
亭台:亭子和平台。
抖擞:振作。
红尘:世俗尘世。
岚影:山间的云雾。
杯色:酒杯中的色泽。
泉声:泉水的声音。
市喧:都市的喧闹。
竹间:竹林中。
啼鸟:鸟儿鸣叫。
破:打破。
山寂:山间的寂静。
天际:天边。
孤舟:孤独的小船。
浪回:在浪涛中回荡。
占断:独占。
鹞峰:鹞峰(地名,可能指某座山峰)。
无限景:无尽的景色。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步行。
徘徊:漫步。
鉴赏

这首宋诗《超览亭》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中隐逸画面。首句“翠微深处著亭台”,点出亭台坐落在青翠山色之中,隐秘而宁静。次句“抖擞红尘双眼开”表达了诗人从尘世纷扰中暂得解脱,心境得以舒展。

颔联“岚影剩添杯色好,泉声不带市喧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山岚的光影为杯中的酒增添了几分雅致,泉水声中听不到城市的喧嚣,尽显自然之美。

颈联“竹间啼鸟破山寂,天际孤舟界浪回”通过竹林中的鸟鸣和远处海浪拍打孤舟的声音,生动地刻画了山间的静谧与动态,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占断鹞峰无限景,何妨杖屦日徘徊”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意欲在此流连忘返,每日持杖漫步,享受这份远离尘世的宁静与美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超览亭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透露出淡泊名利的高雅情怀。

作者介绍

周牧
朝代:宋

周牧,字善叔,宁德(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累官直徽猷阁广西经略使、知横州。事见明嘉靖《宁德县志》卷三。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同周车驾邵宪副宴马大参旧署

南旺山河是旧游,相逢何幸此登楼。

孤台远带千峰色,一水中分两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门前杨柳系仙舟。

明朝又趁南池胜,李杜遗文好更求。

(0)

天启元年歌·其五

文皇盛德在燕关,帝泽王风此日还。

万国重瞻新日月,千年长抚旧河山。

(0)

游少林·其二

少林山前古梵宫,达摩曾此立禅宗。

养龙崖废埋春草,卓锡泉甘自乳峰。

出世不须钻故纸,传灯谁复继遗踪。

吟馀策马东归去,回看云林隔暮钟。

(0)

西湖杂曲·其一

城外朱楼映晓霞,酒船伎舸各穿花。

少年尽日出行乐,薄暮还寻苏小家。

(0)

孤山

疏竹寒梅对茗垆,白云明月此山孤。

山前一带红尘路,从遣游人踏绿芜。

(0)

杭州歌·其五

长江南渡驻龙旗,淮泗年来少出师。

东海尽为资福地,西湖曾作放生池。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