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僧知乾》
《寄僧知乾》全文
唐 / 裴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貌高清入骨,帝里旧临坛。

出语经相似,行心佛證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zhīqián
táng / péishuō

màogāoqīngjiùlíntán

chūjīngxiāngxíngxīnzhèngān

注释
貌:外貌。
清:清澈。
骨:骨髓,比喻内心深处。
帝里:京都。
旧:从前。
临坛:在道场修行。
出语:言谈。
经:佛经。
相似:相符合。
行心:行为和内心。
佛證:佛法证悟。
安:安稳。
翻译
容貌清秀深入骨髓,他曾在京城古老的道场修行。
他的言谈举止与佛法相契合,内心修行安稳如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说的《寄僧知乾》,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精神追求和修为的赞美之情。下面我将进行鉴赏:

"貌清华入骨,帝里旧临坛" 这两句通过对僧人的外貌描述,揭示其内心的清净与高尚。"貌清华" 形容僧人外表之美,不仅是肉体之美,更是精神之美;"入骨" 则强调这种美已经渗透至深,成为他内在本质的一部分。"帝里旧临坛" 指的是僧人曾在皇宫或高僧座前接受过教诲,这里的“帝里”可能是对佛寺的尊称,也许是诗人借以表达对僧人的崇敬之情。

"出语经相似,行心佛證安"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言行与内心世界。"出语经相似" 表示僧人的话语如同佛典中的教诲,每一句话都充满智慧和指导意义;"行心佛證安" 则揭示了僧人行为的纯正,内心追求的平静与安宁。这里的“佛證”意味着僧人的修为已经达到了佛陀证悟的境界,而“安”字则表明这种境界是和谐、安详的。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外貌、言行以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僧人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佛法修持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裴说
朝代:唐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猜你喜欢

谒严先生祠·其五

话旧清宵两不猜,遐心空谷自徘徊。

汉宫花草经灰劫,严氏江山只钓台。

映雪晴岚邀客至,浴波水鸟瞰人来。

一竿揭揭烽烟净,定策群公未易才。

(0)

谒严先生祠·其二

寒冬雪积白云窝,高士祠前诵短歌。

止水潜鳞嬉浪远,层崖逸翮宿烟多。

真人位定通辰极,客宿光然亘曲阿。

出处无心君自悟,南山有鸟北张罗。

(0)

山房月出呈黄大

山鸡起舞月当檐,墙隙西峰露几尖。

岩桂时因香雾湿,风篁多得夜泉兼。

读阑短烛鸣饥鼠,梦破凉天泣老蟾。

险语祇应君勍敌,今宵谁更断枯髯。

(0)

万寿寺

半夜青莲映翠微,千秋台畔凤凰飞。

空誇白社风流在,翻惜黄金世路非。

苦海无边翻贝叶,银河有路问支矶。

坐高三鼓菩提月,玉笛风前折竹枝。

(0)

秋夜坐月偶成四首·其三

兀坐蒲团一个,啜馀茗粥七瓯。

竹色偏宜静夜,松声最喜清秋。

(0)

风雨篇四首·其一

杨花飞尽散孤村,远客归思劳梦魂。

欹枕自怜春色晚,满江风雨一灯昏。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