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中有高树》
《城中有高树》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城中有高树,与我相为邻。

薄味生古道,静坐疏今人。

渊明酷爱菊,张翰勤思莼。

莼菊我何有,一杯天地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zhōngyǒugāoshù
sòng / liú

chéngzhōngyǒugāoshùxiāngwèilín

báowèishēngdàojìngzuòshūjīnrén

yuānmíngàizhānghànqínchún

chúnyǒubēitiānchūn

注释
城中:城市之中。
高树:高大的树。
相为邻:作为邻居。
薄味:清淡的味道。
古道:古老的路。
疏:避开。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酷爱:非常喜爱。
菊:菊花。
张翰:东晋名士,以思念家乡莼菜著名。
勤思:常常想念。
莼:一种水生植物,可做食材。
何有:有什么。
一杯天地春:一杯酒中蕴含着天地间的春意。
翻译
城中有一棵高大的树,它与我相邻而居。
清淡的味道生长在古老的道路上,我静静地坐着,避开世俗之人。
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张翰则常想念家乡的莼菜。
我既没有菊花的隐逸,也没有莼菜的乡愁,只有一杯酒,足以品味天地间的春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起始两句“城中有高树,与我相为邻”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有着高大树木的城市之中,这些树木似乎成为了诗人与外界隔绝的一道屏障,也是他与自然亲近的媒介。

第三、四句“薄味生古道,静坐疏今人”中的“薄味”指的是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诗人选择了退隐的生活,远离尘嚣,在静谧中品味古人的道理。"今人"则是对比之词,意味着诗人与当下喧嚣的人群保持距离。

接下来的两句“渊明酷爱菊,张翰勤思莼”引出了历史上的两位隐逸:陶渊明酷爱菊花,他的《饮酒》中有“采菊东园子,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而张翰则是西晋时期的人,他曾在《游仙诗序》中提到“莼”(一种野菜),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两位人物的引入,诗人强调了自己与古代隐逸之间的情感共鸣。

最后一句“莼菊我何有,一杯天地春”,则是诗人的自嘲和超脱。在这里,“莼菊”代表了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而“我何有”表达了一种无所谓、无牵挂的情怀。"一杯天地春"则是诗人在这份淡泊中感受到的,通过一杯酒,体会到了整个世界春意盎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鉴古代隐逸,以淡泊明志、超脱世俗为核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简约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这种选择中所获得的心灵宁静。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婺源道中

盘山莫讶去程赊,风俗真淳尚可嘉。

行客门前方下马,主人店里已烹茶。

百泉怒喷常疑雨,万木阴森不见花。

倚杖苍崖忆何事,白云深处晦翁家。

(0)

雪中忆昔五首·其五

忆昔湖天雪最奇,画船朝出暮归迟。

忍寒赏竹怜高节,踏湿寻梅致好枝。

熟醉何尝知病酒,狂吟所至动成诗。

缡褷冻雀今相似,心欲高飞翅已垂。

(0)

渔家

全家居小艇,面色总成黧。

何事偏多子,平生仅一妻。

螺羹兼蚬肉,稗粥和粳粞。

细省庄周语,逍遥理未齐。

(0)

清明日有感

想见吾儿挈我孙,浇松烧笋杏花村。

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

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身存。

春残决合为归计,未听啼鹃已断魂。

(0)

晚望浒墅

太湖晚山雨,白鸟去冥冥。

古冢多无后,荒祠或有灵。

异峰搀石骨,远树耸人形。

兵革已苏息,废田蒲稗青。

(0)

寄张鹏飞浙东

政是清和四月天,马头无数好山川。

千花果熟黄莺树,百谷秧深白鹭田。

汉传风霜驱使节,越溪冰玉劈吟笺。

四州士友相吟送,应羡风标似谪仙。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