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日有感》
《清明日有感》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想见吾儿挈我孙,浇松烧笋杏花村。

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

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身存。

春残决合为归计,未听啼鹃已断魂。

(0)
翻译
想念着我的儿子带着孙子,来到了那杏花盛开的村庄,准备烹煮松枝和嫩笋。
自己感叹长久以来钱包空瘪,但还能赊购些酒来解忧。
世事的纷扰都刻在了两鬓的皱纹里,十个兄弟如今只剩下我一人。
春天将尽,我决定回家,还未听到杜鹃啼叫,心已先被离愁所伤。
注释
吾儿:指诗人的儿子。
孙:孙子。
青蚨橐:比喻钱财,古时认为青蚨(一种虫子)能生钱。
绿蚁樽:绿色泡沫的酒杯,泛指酒。
万事是非:世间的是非对错。
双鬓识:形容岁月在两鬓留下的印记。
啼鹃:杜鹃鸟,叫声凄凉,常引人思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清明日有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以及家庭温情的一种深切感慨。

首句“想见吾儿挈我孙”表达了诗人对子孙满堂的渴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的家族观念。接下来的“浇松烧笋杏花村”则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景象,其中“浇松”和“烧笋”都是古人农事活动,显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自怜久罄青蚨橐”中的“青蚨橐”是指书卷上的虫蛀,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自己长期不再创作文学作品的自憾之情。紧接着的“犹喜能赊绿蚁樽”则显示了即便是在物质条件艰难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写作的热情。

中间两句“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身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和亲情残酷无情的感慨。其中,“双鬓”指的是老人的白发,而“十人兄弟一身存”则描绘了一种家庭破碎、兄弟离散的情景。

末尾两句“春残决合为归计,未听啼鹃已断魂”,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其中,“啼鹃”是指杜鹃鸟,它们的叫声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死亡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感慨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林敦夫游粤还闽以诗言别次来韵赠之

相逢白眼撑高天,肮脏风尘不受怜。

衰残我是张十二,迈秀君为员半千。

四海交穷惟守黑,千秋业就独思玄。

国门岂是书县处,努力悬书日月边。

(0)

校书秘省用秦玄峰寅丈韵呈三阁师·其二

拙宦羞称老校书,轴林丽丽屋渠渠。

绿文已剖龟浮日,赤琯须探鬼哭初。

寄禄暂分张朔粟,长歌不为孟尝鱼。

一车未赐空成癖,欲向东朝乞蠹馀。

(0)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其四

上苑疏钟出禁扃,惊尘扑地晚风腥。

阵残尚覆云千叶,烽急遥飞火一星。

塞角每从愁里语,征鸿宜向月中听。

明宵更觅吹箫侣,莫遣秋光冷画屏。

(0)

延平陆太守招饮杨氏园亭赋谢

名园春色正平分,座拥笙歌酒共醺。

去国一春犹浪迹,论交半世始逢君。

林间白雨新添涨,槛外青山尽入云。

夜色应怜龙气合,可堪倾盖复离群。

(0)

谢岭西王积斋观察

风流江左羡芳誉,荐士黄金满石渠。

奏赋不逢杨得意,凌云谁识汉相如。

几年道路空存舌,此日风尘且曳裾。

但使向人肝胆尽,不妨归去食无鱼。

(0)

韩寅仲七十有一以诗见贻次来韵赋而寿之·其三

欲赴赤松约,时闻青鸟过。

黑甜常昵就,软饱自摩挲。

杜甫原同癖,王乔共吸和。

心閒诗作祟,兴剧酒为魔。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