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全文
唐 / 沈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shèngzhìtónghuángtàiyóuēnyìngzhì
táng / shěnquán

liánhuājièyíngyíngbèigōng
jīnrénláimèngbáichūchéngzhōng

yǒngchūcóngfénxiāngbiànkōng
tiānyìngchūnyuèfēishìwèichūnfēng

注释
肃肃:形容寂静无声。
莲花界:佛教中的清净世界,比喻极乐之地。
荧荧:形容光亮闪烁。
贝叶宫:指佛教寺庙,贝叶用来书写经文。
金人:可能象征佛像或神圣的形象。
白马:佛教中常用来象征智慧或圣洁。
涌塔:高耸的佛塔仿佛从地下涌出。
焚香:点燃香火,用于宗教仪式。
天歌:赞美神灵的歌声。
春籥:春天的乐器,象征生机与和谐。
春风:春天的风,这里可能象征新生或希望。
翻译
寂静的莲花世界,明亮的贝叶宫殿。
金色的人影在梦境中显现,白马从城内悠然而出。
巨大的佛塔从地面涌起,焚烧的香烟弥漫天空。
天籁之音响应着春天的乐曲,而非只为春风而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佛寺之旅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莲花界和贝叶宫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慈恩寺庄严而又神圣的氛围。"金人来梦里"与"白马出城中"则是对皇太子游寺时盛大场面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进一步渲染了佛教礼仪的庄严与神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信仰或精神寄托的一种向往。而最后两句"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则表明这场游寺活动并非仅仅为了欣赏春景,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宗教或者政治含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的精致描绘,以及对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邃情感。

作者介绍
沈佺期

沈佺期
朝代:唐   字:云卿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生辰:约656 — 约715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
猜你喜欢

题梅

孤根铄雪春犹浅,老干封苔蕊半开。

绝似西湖停棹处,短篷斜过一枝来。

(0)

寓云间驿有怀·其一

元夕钱塘归未能,玉箫谁倚画楼层。

涌金门外如银月,何处人家不是灯。

(0)

百门山·其二

太行山色扑亭除,疏影横斜水竹居。

寄语爱梅林处士,苏门风土胜西湖。

(0)

閒居十咏·其一

莺花韦曲旧时游,老去閒情已五休。

却笑东风无检束,又随飞絮过南楼。

(0)

惜别

饮马月明里,晓窗闻洞箫。

夜深人不见,竹露滴芭蕉。

(0)

借琴

桐梓年深半裂开,峄阳道士独怜才。

细磨蛇腹秋风起,轻凿龙池夜雨来。

此日铭边重注字,当年爨下欲成灰。

何时试鼓阳春曲,预拂空山小石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