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全文
明 / 孙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使shǐháizhōngwéndōngzhēngjiéyīn
míng / sūnyán

nánláiwànjìngbiānchénxiánguīcháojìnchén

chéngshàngshéngzhàngqiányínjiǎyōngtiānrén

chūshīlüèsāngguófèng使shǐtōngjīn

suìyǒujiānghuángzhōngxiàshūquánmǐ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炎的《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描绘了使者在归途中听到胜利消息的场景。首句“南来万马净边尘”形象生动,展现了大军南下,扫清边疆烽烟的壮丽画面。接下来,“衔璧归朝尽大臣”表达了臣子们带着和平的象征——璧玉归朝,显示出朝廷的威严和功臣的荣耀。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两句运用了神话意象,将月亮比喻为“玉绳”,婺女星象征着女性的温柔,而“银甲拥天人”则形容将领们的英姿,犹如神人下凡。诗人通过这些富有诗意的描绘,赞美了军事胜利的辉煌与将领的英勇。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进一步揭示了此次出征的深远影响,不仅征服了远方的扶桑国,还表达了使者肩负着沟通不同地域的重任。最后一句“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以江黄之地对中原文化的向往,暗示了此次胜利对于扩大中华影响力的作用,同时也期待用文书晓谕福建等地,传达胜利的喜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既展示了战争的胜利,又体现了国家的威望,以及文化影响力的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孙炎
朝代:明

(1323—1362)明应天府句容人,字伯融。元末与丁复、夏煜游,有诗名,谈辨风生,雅负经济。朱元璋下金陵,炎从征浙东,以功授池州同知,进华阳知府,擢行省都事,克处州,授总制,措置有方。后为苗将贺仁德部俘杀,年四十。太祖即位,追封丹阳县男,谥忠悯。有《左司集》。
猜你喜欢

无可奈何歌

无可奈何兮!白日走而朱颜颓,少日往而老日催。

生者不住兮死者不回,况乎宠辱丰悴之外物。

又何常不十去而一来,去不可挽兮来不可推。

无可奈何兮!已焉哉!

惟天长而地久,前无始兮后无终。

嗟吾生之几何,寄瞬息乎其中。

又如太仓之稊米,委一粒于万钟。何不与道逍遥?

委化从容。纵心放志,泄泄融融。

胡为乎分爱恶于生死,系忧喜于穷通。

倔强其骨髓,龃龉其心胸。

合冰炭以交战,祗自苦兮厥躬。

彼造物者,云何不为。此与化者,云何不随。

或喣或吹,或盛或衰。

虽千变与万化,委一顺以贯之。

为彼何非,为此何是。谁冥此心,梦蝶之子。

何祸非福,何吉非凶。谁达此观,丧马之翁。

俾吾为秋毫之杪,吾亦自足。

不见其小,俾吾为泰山之阿。吾亦无馀,不见其多。

是以达人静则吻然与阴合迹,动则浩然与阳同波。

委顺而已,孰知其他。时邪命邪!吾其无奈彼何?

委邪顺邪!彼亦无奈吾何?

夫两无奈何,然后能冥至顺而合太和。

故吾所以饮太和,扣至顺,而为无可奈何之歌。

(0)

寒食日过枣团店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

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

困立攀花久,慵行上马迟。

若为将此意,前字与僧期。

(0)

酬王十八见寄

秋思太白峰头雪,晴忆仙游洞口云。

未报皇恩归未得,惭君为寄北山文。

(0)

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0)

有客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0)

朝云集句诗七言律诗·其一

家住钱塘东复东,偶来江外寄行踪。

三湘愁鬓逢秋色,半壁残灯照病容。

艳骨已成兰麝土,露华偏湿蕊珠宫。

分明记得还家梦,一路寒山万木中。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