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磴披萝入,茅堂著竹遮。
绿看流去水,红惜落残花。
蜀鸟啼春静,山童厌客哗。
细观题壁者,一一是诗家。
藓磴披萝入,茅堂著竹遮。
绿看流去水,红惜落残花。
蜀鸟啼春静,山童厌客哗。
细观题壁者,一一是诗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武衍探访隐者居所的场景。他踏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藤萝缠绕,进入茅草搭建的小堂,四周环绕着翠竹,显得宁静而雅致。诗人欣赏着流水潺潺,心中对流逝的时光和凋零的花朵充满感慨。春天的蜀鸟在静谧中啼鸣,山童的喧闹声也显得格外清新。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仔细观察那些在墙壁上题诗的人,对他们充满了敬意,认为他们都是富有诗意的文人墨客。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文人的风雅。
七旬相近,正好忘尘世。
世梦几时休,道德修、胜争薄利。
恩山爱海,火院镇烧身,闻身健,觅清凉,一任迷人毁。
闲看三教,造化明周易。
达理妙通天,四相泯、无忧无喜。
洞天高卧,自在炼真丹,他年去,上青霄,始现无为异。
等闲过了清明,草痕深一庭新翠。
光风信息,牡丹初褪,茶醾犹未。
燕语清圆,梅英松润,困人天气。
笑文园倦客,诗才减尽,犹□有,伤春意。
别有留春去里。小房栊、玉英双倚。
天香浮动,朱衣乍试,铅华尽洗。
一曲琵琶,轻拢挑拨,未觞先醉。
又匆匆上马,蓝桥路隔,漫增凝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