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其一》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永寿开新邑,长沙返旧茔。

金葩冷钿轴,粉字暗铭旌。

薤久露难湿,兰馀风尚清。

庆钟知有在,令子合升卿。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是一首挽歌,即用于哀悼死者并表达哀思的诗歌。

"永寿开新邑,长沙返旧茔。"

这里描述了一个场景,可能是指某位尊贵之人去世后,其墓地被迁移到新的地方,而原来的居所则被保留或回到了自然状态。"永寿"二字暗示着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金葩冷钿轴,粉字暗铭旌。"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墓地的景象,"金葩"可能指的是镶嵌有金属装饰的墓碑或其他墓葬设施,而"冷钿轴"则表现出一种冷清与孤寂的氛围。"粉字暗铭旌"中,"粉字"可能是指墓志上的文字,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薤久露难湿,兰馀风尚清。"

这里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哀思之情。"薤久露难湿"形象地描绘了长时间的露水无法浸湿坚硬的薤叶(一种野生植物),寓意着哀思如潮水般汹涌,却又无法真正达到心中的那个人。"兰馀风尚清"则表达了一种淡雅高洁之情,兰花在风中轻轻摇曳,象征着逝者的高贵品格和清净灵魂。

"庆钟知有在,令子合升卿。"

最后两句诗可能是在提醒后人要铭记这位太君的功德与美好,同时希望她的精神或遗风能代代相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墓葬环境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深切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王安石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挽歌这种形式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读毛西河濑中集作·其一

芙蓉露下小池秋,金鸭烟消宿雨收。

为读西河新句好,都梁艾蒳满妆楼。

(0)

送日本禾原次宫归国

把盏将离日,翻思执手初。

酒香当午月,花气袭轻裾。

潇洒如君少,疏狂似我无。

平常畏言别,今别复何如。

(0)

游青城山天师洞次伍广文梅隐韵

暮色苍然入远烟,钟声飞渡大罗天。

电收沧海蛇归袖,经读空山虎侍筵。

采药峰头随玉女,扶云鹤背下丹仙。

诗成掷笔山魔走,又向洪崖笑拍肩。

(0)

今岁辑录宋元人遗词颇有奇遇诗以纪之

瓣香岁岁礼姜仙,著录真教缔古缘。

廿卷花庵搜旧本,一枝梅信拾遗篇。

南词怀麓沈冤久,东泽清江剩稿传。

生际虞山临桂后,居然眼福胜前贤。

(0)

宿青山林精舍

夕阳暝前山,迢递出深谷。

引领望青林,纡径凡百曲。

石尽泉声小,秋高山气肃。

行行得古寺,历历见乔木。

月出僧未归,林深鸟先宿。

山门不见人,凉露下修竹。

(0)

怀亡友朱次庄杨子訚寄鲍拙中

少年头角记崚嶒,王后卢前世并称。

长阪霜蹄千里骏,层霄风翮九秋鹰。

江湖垂老悲寥落,樽酒平生几友朋。

岁暮相依吾与汝,苍苍古木附寒藤。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