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天梦醒事全非,独客飘飖恨已微。
人影乱时花欲暝,巢痕扫尽燕何飞。
杨悲歧路空成泣,屈访彭居可当归。
多谢故人情郑重,淹留宁抵寸心违。
攀天梦醒事全非,独客飘飖恨已微。
人影乱时花欲暝,巢痕扫尽燕何飞。
杨悲歧路空成泣,屈访彭居可当归。
多谢故人情郑重,淹留宁抵寸心违。
这首诗《和子安》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攀天梦醒事全非,独客飘飖恨已微”,开篇即以“攀天梦”象征追求高远的理想或目标,但现实却往往与梦想相悖,引出“事全非”的感慨。独行于世的旅人(“独客”)在漂泊中感到的孤独与无奈(“飘飖”),以及心中的遗憾与怨恨(“恨已微”)逐渐消散,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的接受与内心情感的转变。
颔联“人影乱时花欲暝,巢痕扫尽燕何飞”,进一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花影摇曳,燕子归巢的画面。然而,燕子的巢已被清理干净,燕子又将何去何从?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以及面对生活变迁时的迷茫与无助。
颈联“杨悲歧路空成泣,屈访彭居可当归”,借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岔路口时的犹豫与不舍。杨朱的“歧路泣”和屈原访求彭咸的故事,都蕴含着对选择的痛苦与对归宿的渴望。这里,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道路选择,以及是否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尾联“多谢故人情郑重,淹留宁抵寸心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谊的感激与珍惜。在旅途中,朋友的陪伴与理解显得尤为重要,诗人希望这份情谊能够超越个人的意愿与期待,成为支撑自己前行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振笔长风浩呼哅。
如何此卷仅矮幅,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
鳞爪攫拿势莫至,涛声在耳云荡胸。
倬哉万松老居士,笔端具有造化工。
此图何处得画本,传自古云盘谷之中峰。
侍从宸游多燕暇,相对胜友此扶筇。
濡毫拂素标异状,貌得盘山古干真形容。
最怜后彫质,沐日浴月几春冬。
太平之世岂独民仁寿,草木亦含雨露浓。
君不见,泰山上有五大夫,风烟剥落摧秦封。
如此苍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钟。
松兮松兮,安得布袜青鞋盘桓于尔侧,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踪。
绣壁溅群瀑,合飞势渐缓。
水口回层峦,峭削如岸断。
茅茨四五家,篱落曲以款。
幽人此间住,好风涤烦懑。
桃源理或然,奥区事非诞。
绕径柳毵毵,依墙枣纂纂。
接筒引流长,叠石架桥短。
孤亭当翠微,脩竹森千笴。
远岫霭微岚,鸣禽乐暄暖。
飘飘携琴客,巾屦亦閒散。
问渠胡不弹,清音胜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