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投顾墓村,霜花吹白门。
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
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
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
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
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
夜投顾墓村,霜花吹白门。
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
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
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
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
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
这首明代诗人盛彧的《夜宿顾墓田家》描绘了诗人夜晚投宿在一个偏远乡村的情景。首句“夜投顾墓村”,点明时间与地点,暗含旅途的艰辛。接着,“霜花吹白门”以霜花比喻冷清,渲染出村庄的寂静和凄凉。
“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两句,通过对比灯光的微弱和溪水的喧闹,展现出生活的艰难与环境的孤寂。诗人借“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描绘了村民们因生活困苦而难以入睡,老妇人更是泣诉着沉重的赋税压榨。
“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进一步揭示了农民的苦难,租税如同星火般紧迫,连鸡豚这样的家禽都成为搜刮的对象。诗人感叹“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表达了对饥荒岁月的深深忧虑,以及周围荒芜景象的哀愁。
最后两句“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直接揭示了社会动荡和人民流离失所的严重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农村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群盗猬河北,长堤啮阳侯。
顾兹孑遗黎,能无惕惕忧。
捧檄煮粥糜,晨起验斛区。
伛偻积厂市,匍匐饱菑畴。
寒风何淅淅,野杵亦叟叟。
呕心输粒籽,屈指数麦秋。
缓徵白骨起,减租菜色瘳。
耘兹一寸田,何必万石麰。
抚字苏蔀隐,陋彼移粟谋。
令女无子有可依,禽兽之行固匪为。
节妇子幼姑且老,比诸夏氏尤艰危。
况以兵戈满天地,颠沛流离罔不至。
丈夫志操尚陵夷,薄俗纷然不忠义。
夫人贞节乃独存,岂徒令子仍贤孙。
我朝若求忠孝士,他时必在夫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