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五舍弟安溪寄回贺寿韵》
《和五舍弟安溪寄回贺寿韵》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坐入玄萝不计年,互厓长为锁霏烟。

三峰已刻游山记,九曲还看架壑船。

老去独耕科斗篆,悟来方注蕊珠篇。

欲知康健无穷兴,只在闲吟挂杖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逸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坐入玄萝不计年,互厓长为锁霏烟”以“玄萝”象征深邃幽静的自然环境,诗人仿佛融入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而“互厓长为锁霏烟”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颔联“三峰已刻游山记,九曲还看架壑船”中,“三峰”与“九曲”分别代表了山的壮丽与水的曲折,通过“游山记”与“架壑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颈联“老去独耕科斗篆,悟来方注蕊珠篇”转而描述了诗人的晚年生活,他独自耕作,或许是在田间劳作,或许是在书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追求。而“悟来方注蕊珠篇”则暗示了他在生活中有所领悟,开始创作,将这些感悟化为文字。

尾联“欲知康健无穷兴,只在闲吟挂杖边”表达了诗人对健康长寿与精神愉悦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欣赏,这种快乐可以随时在闲适的吟诵与挂杖旁得到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元日

岁序潜潜转老夫,男子须眉胡为乎。

生世只教世用我,平生慷慨渐含糊。

吾驺生,汝何厌厌逐风尘。

吾驺生,汝何懵懵失古人。

古人功业文章俱陈迹,惟有明心如灯照万亿。

生前鼓舞尽英雄,千古还从心里觅。

身后空名知若何,英雄还自长太息。

吾驺生,汝当知,汝形为浮沤。汝当知,汝身为不朽。

世人颠倒复沉迷,万事倏忽成老丑。

日暮屈指计当年,白头忽忽虚简篇。

乃始咨嗟少壮事,病如老妪谁相怜。

吾驺生,汝闻此言当起舞,莫使湮沉悲末路。

丈夫何事不可为,只手挥来看注措。

卞和之玉本非狂,卞和何事哭相于。

青天大地久且长,一时不信万古看。

莘耕渭钓谁相知,丈夫功名会有期。

李斯黄犬自悲哀,南阳高卧自希夷。

鲁连一纸重千金,荆轲拔剑易水流。

豪侠还须鬼神泣,况有尼山诵孔丘。

名亦不易立,功亦不易成,功名只须依本性。

城市未必喧,山林未必深。

山林城市在人心,吾驺生。

(0)

乞青方竹二首·其二

翁竹妙天下,之子石如翁。

不知文与可,一堂有米公。

置竹石林间,自然生清风。

寄言屡邀予,徒苦梦魂通。

为我写千竿,笔补造化功。

(0)

直讲纪咏·其九

睿算云西寇退馀,进臣连下几签书。

豳风亭上思清燕,不愿功劳汗马如。

(0)

耕籍礼成恭祀·其四

农歌唱复和,仙乐奏还停。

燕享群工悦,讴吟万国宁。

礼成沾既醉,德洽展惟馨。

大有年先祝,桑田雨既零。

(0)

送姚岱芝大司寇还留都

手携金镜拜前旒,掖省高名领爽鸠。

鱼藻恰承丹陛宴,莺花仍作白门游。

两都人物轺中览,六代繁华笔底收。

今日安危烦顾问,履声何异殿东头。

(0)

五日珠江曲十首·其九

将府辕门帐亦开,婆娑士女遍城隈。

长樯铁鹿连番舶,花面娇狞尽看来。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