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云山》
《白云山》全文
明 / 张诩   形式: 古风

白云山势如龙虎,更比匡庐得天趣。

洪崖浮丘杳无踪,琼台丹室如可睹。

禹粮处处得充饥,尧韭茎茎资大补。

九龙之泉自天飞,声落长江振闽楚。

鹤舒之台高入云,安期白日升天去。

涧底惟留九节蒲,欲寻仙躅知何处。

刘鋹取道命呼鸾,秦佗筑宫来避暑。

百年富贵安在哉,惟见岩头红槿树。

梵王宫殿九天开,千叠万叠烟霞阻。

僧到惟闻隔岭钟,云深每失来时路。

两山居士天挺豪,第一名书摹礼部。

山僧见之欲绝倒,建亭刻石绝险所。

此山岭南信第一,佳名不愧大士取。

君不见兴高不在升华嵩,东山一登应小鲁。

(0)
鉴赏

《白云山》这首诗,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白云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白云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首句“白云山势如龙虎”,以龙虎喻山势之雄伟,形象地描绘出山峦起伏、气势磅礴的景象。接着,“更比匡庐得天趣”一句,将白云山与庐山相比较,突出了其自然景观的独特之处。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洪崖浮丘杳无踪”、“禹粮处处得充饥”等描述,不仅展现了山中的神秘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存,还融入了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九龙之泉自天飞,声落长江振闽楚”描绘了山中清泉的壮观景象,泉水从高处奔流而下,其声音回荡在长江两岸,激荡着闽楚大地。随后,“鹤舒之台高入云,安期白日升天去”则通过仙鹤与仙人的传说,进一步增添了山中仙境般的氛围。

“涧底惟留九节蒲,欲寻仙躅知何处”一句,表达了对山中遗迹的探寻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仙人已去,留下的是对过去的追忆与向往。接下来,“刘鋹取道命呼鸾,秦佗筑宫来避暑”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白云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

“百年富贵安在哉,惟见岩头红槿树”一句,通过对比富贵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慨。最后,“梵王宫殿九天开,千叠万叠烟霞阻”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庄严与神秘,以及云雾缭绕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白云山的神圣与超凡脱俗。

整首诗以白云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自然之美、历史之重、文化之深,以及对生命、时间、空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林德祖惠山诗一首

好山如幽士,胜绝不可攀。

往者天姥梦,长谣愁谪仙。

兹山出平野,秀特无株连。

招提倚云锦,森然见林峦。

幽寻无十里,正处闲忙间。

入门心目静,世累若可捐。

灵泉出土脉,汩汩无流难。

茶神瀹浮乳,方士沉馀丹。

我生猿鹤姿,颇有山水缘。

何时共清赏,杖屦穷崖巅。

(0)

读神仙传六首·其五

昆崙下有三顷田,赤乌玉兔蹲两边。

下有乌灵木,灌以华池泉。

耕之不用一寸铁,使公家富不可说。

如坻如京会有尽,万物皆吾橐中物,抟泥作金何屑屑。

(0)

读神仙传六首·其一

骑龙上天入太清,继世而往在我盈。

握铃而呼大司命,主非使者走折胫。

乃知神仙非智巧,积功累行如邠镐。

专怀邪辟祈长年,谁言淮南鸡犬飞上天。

(0)

题紫团山三十六景.鸱尾山

天借溪头奠佛居,全将帝所作规模。

汉家不识真鸱尾,何笑区区问越巫。

(0)

徐惇立相过

茅斋一曲傍寒湾,邂逅终年伴我閒。

契阔易惊成岁月,追寻空复望江山。

暂留客枕听疏雨,遥想吾庐掩旧关。

落莫归心谁与话,坐谈聊为起衰颜。

(0)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其一

岩石三年别,君恩未许归。

从谁寻草径,为我款荆扉。

旧绕山千叠,新添竹一围。

故人如见问,端欲挂朝衣。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