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士工浮儇,末俗寡淳质。
自与王郎游,恍入华胥国。
锦里馀角巾,临邛有立壁。
一诵次公言,千秋白虹泣。
艺士工浮儇,末俗寡淳质。
自与王郎游,恍入华胥国。
锦里馀角巾,临邛有立壁。
一诵次公言,千秋白虹泣。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寄吴门四子诗(其四)》中的一节,以“王茂才世周”为题。诗中描绘了艺士们在浮华世俗中追求华丽与轻浮,而社会风气普遍缺乏淳朴的本质。诗人通过与王郎的交往,仿佛踏入了一个理想化的梦境,即华胥国,一个充满理想与和谐的地方。
诗中提到的“锦里”和“临邛”均为古代地名,分别代表繁华与富庶之地,而“角巾”和“立壁”则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服饰与居所象征,暗示着诗人对传统文人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向往。通过“次公言”,诗人引用古代贤者的言论,表达了对千秋万代的感慨,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呼唤,如同白虹之泣,寓意着对理想与道德的强烈诉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追求。
奇花丽容色,好鸟和清声。
花鸟无情物,爱之心自诚。
自诚非勉强,好恶乃其情。
其情尚可爱,况复恩义并。
爱亲出天性,恒与理俱生。
流汗心即动,齧指神还惊。
孝慈古有传,千载嘉其名。
金华礼义俗,里闾播德馨。
一门五马贵,络绎旧簪缨。
夫君尹和邑,讼理政自平。
爱亲如爱日,耿耿心不宁。
忆彼陶长沙,惜阴得英称。
惜阴犹爱日,爱日尤可矜。
但愿日如岁,我亲长妙龄。
郑侯笔如椽,古篆书以旌。
愿将遗子孙,永镇芝兰庭。
我有白虹青霜之宝剑,舞时烨烨莲花艳。
去年北上东蒙峰,君眼如猫看不厌。
今年匹马归江东,将期豁我抑郁磊落之心胸。
怀君不见泪如水,坟树索索生秋风。
岁华露落对杯酒,酒酣脱剑为君寿。
今为君赠君不知,坟前挂向桂树枝。
等死酬知心所许,剑有神灵剑应语,金环鱼肠宁足数。
草平翁仲月荒凉,山鬼提携学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