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牧争相引,流泉古木馀。
草庐终不出,天意复何如。
人重西川朔,功高后汉书。
南阳犹有地,谁更事耕锄。
樵牧争相引,流泉古木馀。
草庐终不出,天意复何如。
人重西川朔,功高后汉书。
南阳犹有地,谁更事耕锄。
这首诗描绘了对诸葛亮遗迹的探访与感慨。首句“樵牧争相引,流泉古木馀”描绘了一幅山林间,樵夫和牧童争相前往,泉水从古老的树木间潺潺流出的画面,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接着,“草庐终不出,天意复何如”表达了对诸葛亮隐居不仕的惋惜与思考,暗示了命运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后两句“人重西川朔,功高后汉书”赞扬了诸葛亮在西蜀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在《后汉书》中所记载的丰功伟绩。最后,“南阳犹有地,谁更事耕锄”则以南阳为背景,表达了对诸葛亮若能继续耕作的假设性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对诸葛亮及其事迹的深切怀念与哲学思考。
母仪天下,圣祚保延长。
声教被遐方。
严恭孝飨来清庙,鸾辂历康庄。
箫韵九奏凤来翔。
褘翟焕祥光。
惟馨蕊醴奠瑶觞。
万寿永无疆。
亲承先顾,保祐助吾皇。
亿载正乾纲。
宗文祖武尊邦社,天下锡蕃昌。
六宫扈从亲重翟,清庙荐萧芗。
礼行乐备神祈飨,四海永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