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星霜寓凤城,功名回首恨无成。
宦途总谓如山险,心地惟教似水平。
吟罢月移帘外影,梦回风动竹间声。
时人莫羡腰金好,未有涓埃答圣明。
廿载星霜寓凤城,功名回首恨无成。
宦途总谓如山险,心地惟教似水平。
吟罢月移帘外影,梦回风动竹间声。
时人莫羡腰金好,未有涓埃答圣明。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再和人韵(其四)》表达了作者在京城度过二十个春秋后,对仕途功名的反思与感慨。首句“廿载星霜寓凤城”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寓居京城的时间之长,"星霜"象征岁月的流逝。“功名回首恨无成”则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
接下来,“宦途总谓如山险”揭示了官场生涯的艰难险阻,暗示了诗人对仕途变幻莫测的深刻体验。“心地惟教似水平”则以水的平和自比,表达出内心的淡泊与坚韧,即使面对官场风波,也能保持心境如水。
“吟罢月移帘外影,梦回风动竹间声”两句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出诗人夜晚吟咏时月光洒落、竹叶随风摇曳的宁静画面,寓言着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最后,“时人莫羡腰金好,未有涓埃答圣明”告诫世人不要仅羡慕表面的荣华富贵,自己尚未做出任何实质贡献来报答国家的恩典,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复杂而高尚的内心世界。
西风禾黍响飒飒,峞嶪荒城云峰杂。
野径苍茫阒无人,蝉声蛩语互相答。
九原可作其谁归,我公大度殊巍巍。
力赞莱公排钦若,契丹解得澶渊围。
苦恨小邑无文献,借才聊为读书劝。
盛德曾无抔土留,神鸦社鼓传哀怨。
闻道画像亦被焚,香烟矗起团成云。
一样子孙不识字,魏公村里趋耕耘。
山河不殊风景别,茫茫古今电光掣。
斜阳荒阪姑少留,九龙港口水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