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藟长南山,菰蒲生深陂。
托处既异地,彼此焉得知。
衣裘偏苦寒,菇甘偏苦饥。
谁念农家老,露肘复断炊。
人心沧海深,水注无满时。
大化原浩浩,何事亦参差。
葛藟长南山,菰蒲生深陂。
托处既异地,彼此焉得知。
衣裘偏苦寒,菇甘偏苦饥。
谁念农家老,露肘复断炊。
人心沧海深,水注无满时。
大化原浩浩,何事亦参差。
这首诗描绘了葛藟蔓生南山,菰蒲茂盛于陂泽的自然景象,暗示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的孤寂与艰辛。"托处既异地,彼此焉得知"表达了诗人与外界隔绝,难以被人理解的境遇。接下来,诗人通过衣着单薄和食物匮乏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农人的困苦——衣裳破旧,忍饥挨饿。
"谁念农家老,露肘复断炊"直接抒发了无人关心的悲凉,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人心沧海深,水注无满时"运用比喻,形容人情冷漠如同深海,难以填满,暗示了世态炎凉。最后两句"大化原浩浩,何事亦参差"则借自然界的宏大与人事的不公对比,表达了对世间不公的感慨,认为尽管天地广大,人间却仍有诸多不平等和不顺遂之事。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田园诗,以景寓情,寄寓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元是清都紫府仙,出为名世应半千。
发矢两科俱中的,英名煊赫斗横天。
鄞水富沙典芹泮,黜浮崇雅文风焕。
沙阳之政宽而明,吏不忍欺民不玩。
双飞凫舄造皇州,三台八座俱挽留。
辞荣避宠姑别驾,恬退高节前无俦。
千里提封勤赞理,恕以待人严律己。
一轮秋月照无私,百尺春潭清见底。
须知作善天降祥,俾耆而艾寿而臧。
萱闱朱颜映苍鬓,诜诜兰玉如鸾翔。
匪伊丹诏日边至,策足乌台陟端揆。
年年衮绣舞莱衣,瑶池屡献蟠桃瑞。
济济跄跄蔼缙绅,祝尧均效华封人。
觞称凤阙懽声沸,花锡鸾枝内样新。
露叶巧裁隋苑彩,天葩先借汉宫春。
举头仰戴君恩重,好尽忠诚报紫宸。
不用凉州羯鼓催,阳和已逐小春来。
谁将万点花间艳,都向百官头上开。
样巧賸裁隋苑彩,影摇斜蘸汉宫杯。
玉阶再拜君恩重,洋溢懽声遍九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