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江水绿如苔,送尽行人日去来。
潮落潮生犹有信,不知郎去几时回。
门前江水绿如苔,送尽行人日去来。
潮落潮生犹有信,不知郎去几时回。
这首《竹枝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切感悟。
首句“门前江水绿如苔”,以“绿如苔”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颜色和质感,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绿色被铺展在了江面上,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次句“送尽行人日去来”,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的活动。在诗人的眼中,江水不仅是自然的元素,更是时间的见证者,它日夜不息地流淌,见证了无数行人的来来往往。这一句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留恋。
后两句“潮落潮生犹有信,不知郎去几时回”,将情感进一步深化。潮水的涨落象征着变化与不确定性,但即便如此,它们依然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保持着不变的节奏。而“郎去几时回”的疑问,则直接触及了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待。这里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也有对重逢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通过江水这一自然意象,巧妙地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又寄托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细腻。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蜜酿冬心,似蜂粘冻翅,带花团就。
萦珠缀锦,细意曾烦纤手。
相思暗织,只合贮、玲珑红豆。
更记得、风满流苏,帐额翠波微皱。天寒玉人来否。
寄春情一掬,教伊消受。丸书未剪,脉脉为谁缄口。
何时梦尾,伴鸳枕、发香浓逗。
忍孤负、蜡泪堆盘,麝薰笼袖。
朔风如箭,结层阴、催送一天浓雪。
旋舞六花银满地,妆就璚檐瑶壁。
半夜鸡鸣,五更人起,行李冲寒发。
登车遥望,千林飞鸟踪绝。
此际罗绮丛中,红酥手暖,绣被香薰彻。
一枕温柔云雨梦,谁信严冬凛冽。
曾念长途,冰疑短褐,皴瘃镌肌骨。酒帘何处?
停辕聊解风色。
贞观出宫女,当时传美政。
一日放三千,怨旷各遂性。
讵是尽遣去,掖庭乏承应。
料祗减其半,率已衔恩庆。
六千其居常,三千其仅剩。
不知大官庖,日膳何以供。
而今合三宫,五百备使令。
美政不能法,后世论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