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盘谷》
《游盘谷》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古风

巉岩太行高,其下有幽谷。

环绕两峰间,盘向廓山腹。

甘泉注肥畴,茂草映修木。

势阻绝喧哗,岩深易潜伏。

昔人有李愿,筑地一居独。

白鸟依芦塘,菰花映茅屋。

心怡适所安,忧大反忘欲。

掉头不肯应,谓我此乐足。

友人韩昌黎,文章惊世俗。

长言贵生毛,落落灿珠玉。

好事买名石,镌文寄崖隩。

已经三十年,磨灭仅可读。

我来不复见,命吏广追逐。

访知石氏遇,犹畏长官督。

不爱石上字,秋风一砧覆。

易之以千金,复使置岩麓。

从此生光辉,万古从瞻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盘谷的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诗人杜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盘谷的静谧与和谐,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首句“巉岩太行高,其下有幽谷”,开篇即以雄伟的太行山为背景,引出盘谷的隐蔽与神秘。接着,“环绕两峰间,盘向廓山腹”描绘了盘谷的独特地形,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处秘境。

“甘泉注肥畴,茂草映修木”则展现了盘谷的丰饶与生机,泉水滋养着肥沃的土地,茂盛的草木与高大的树木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势阻绝喧哗,岩深易潜伏”进一步强调了盘谷的宁静与隐秘,远离尘嚣,成为理想的避世之地。“昔人有李愿,筑地一居独”提到了历史上的李愿,他选择在此隐居,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白鸟依芦塘,菰花映茅屋”通过白鸟、芦塘、菰花和茅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氛围。“心怡适所安,忧大反忘欲”表达了隐士们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

“掉头不肯应,谓我此乐足”则是对李愿的赞美,他拒绝外界的诱惑,认为在这里的生活已经足够快乐。“友人韩昌黎,文章惊世俗”提到了另一位文学大家韩愈,他的文章震撼了世人,与李愿的隐逸生活形成对比。

“长言贵生毛,落落灿珠玉”赞扬了韩愈的文章如同璀璨的珍珠,充满了智慧与力量。“好事买名石,镌文寄崖隩”描述了人们为了纪念韩愈,购买名石并刻上文字,寄情于自然之中。

“已经三十年,磨灭仅可读”感叹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文字如今已模糊不清。“我来不复见,命吏广追逐”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眼见到这些珍贵文字的遗憾。

“访知石氏遇,犹畏长官督”体现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即使在古代,人们也懂得珍惜文化遗产。“不爱石上字,秋风一砧覆”表达了对文字被自然侵蚀的惋惜之情。

“易之以千金,复使置岩麓”展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不惜代价保护和传承。“从此生光辉,万古从瞻瞩”预示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永远照亮后人的道路,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盘谷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同时也反映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素上人为普贤办供过溪上需偈予曰与普贤有素不可无词乃作五偈遗之归山呈似道人一笑·其五

千邪堆里容开手,万毒丛中许夺标。

不堕功勋夷险外,前头宝所即非遥。

(0)

示僧·其四

一个端坐吃不足,二个同槃则有馀。

缺齿老胡曾未会,洞传今古在吾徒。

(0)

示僧·其二

赵州狗子无佛性,咬人更不存性命。

大悲千手不能遮,跋陀那龙侧耳听。

(0)

与通上人

行脚莫归乡,枝筇一条铁。

庵居不说禅,直以身为舌。

莫归刚要归,不说又著说。

张翁把研槌,锅中钓出鳖。

(0)

与撮药曹道

当阳拈出大家看,来处分明去处端。

总是诸人自遮护,先生豪发不相瞒。

(0)

庵前蜂去数日复返因作·其一

向闻刮责抽单去,今见时难领众归。

岁晚萧条单位在,汝饥犹可主人饥。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