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
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
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
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
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
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囊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联“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以“重囊势”形容山峰的雄伟,以“两径斜”描绘出登山路径的曲折,展现出山的险峻与幽深。颔联“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则通过溪水的寒声和月光在沙滩上的流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自然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颈联“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巧妙地运用了“虎”与“雨花”的典故,既增添了故事性,也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历史痕迹。尾联“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则以疑问的形式,引人思考,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不禁对山中隐藏的故事和命运感到好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不仅展现了囊山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深邃的人文思考,引人遐想。
姓疑乾竺古先生,霞外幽栖近四明。
履斗星移冠剑影,步虚风引佩环声。
蕊宫夜唤青鸾降,花洞朝骑白鹿行。
长使芝童看药灶,为耽琼液过蓬瀛。
鹤传仙语归华表,鱼寄丹书上赤城。
怪石醉中拈笔画,险棋静里按图争。
玉桃窃惯慵留种,瑶草寻多尽识名。
缩地日携龙作杖,卧云时约凤吹笙。
海边定与安期遇,关上当逢尹喜迎。
我本翠寒山道士,相随便欲采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