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美周都监祷雨验》
《美周都监祷雨验》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旱魃为妖欲请雩,真人问雨几时无。

先将凤表投金阙,拟向龙潭下铁符。

弹指雷鸣三霹雳,举头云起一须臾。

笑将斗柄轻轻戽,倒泻银河万斛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ěizhōudōujiāndǎoyàn
sòng / báichán

hànwèiyāoqǐngzhēnrénwènshí

xiānjiāngfèngbiǎotóujīnquēxiànglóngtánxiàtiě

tánzhǐléimíngsāntóuyúnsǒu

xiàojiāngdòubǐngqīngqīngdǎoxièyínwànzh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通过法术请雨的神奇场景,充满了超自然的色彩和想象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旱魃、真人、凤表、龙潭等元素,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又宏大的气氛。

"旱魃为妖欲请雩"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种极端干旱的情景,旱魃成为请雨的催化剂。紧接着"真人问雨几时无",则是对这场旱灾的关切之情。

以下几句则是请雨仪式的具体描述。"先将凤表投金阙"中,凤表象征着神圣的使者,而金阙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寓意为向天庭递交请雨的奏章。"拟向龙潭下铁符"则是道士使用法术,请龙君降雨的行为。

在"弹指雷鸣三霹雳,举头云起一须臾"中,诗人形象地描绘了道士施法后天空即刻变化,雷声轰鸣,云海翻腾的一幕。这里的"三霹雳"和"一须臾"都增强了现场的紧迫感和戏剧性。

最后两句"笑将斗柄轻轻戽,倒泻银河万斛珠"则是雨水倾盆而下的生动写照。诗人用"笑"字形容道士的从容不迫,用"轻轻戽"来描绘雨滴落下的细腻感,"倒泻银河万斛珠"更是对豪雨如同倾倒天河之美丽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请雨过程的生动描述,展现了道教法术的神秘与威力,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渴望。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岁暮杂感·其三

云中鸡犬换流年,尘世讹闻劫火燃。

玉斧全功收画地,金轮馀燄起遮天。

元王故国愁宫黍,白帝新都问岳莲。

终见神符兴赤九,不应流泪到铜仙。

(0)

景忠祠吊故明孝廉林丹九先生一桂二首·其二

三书却聘至今传,高节清风尚凛然。

列传补书宜国史,此邦议祀合乡贤。

荒祠日冷双门阙,遗寨云封一线天。

断句零章待搜缉,蠹馀留续谷音编。

(0)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五

高台不可上,中有道士庵。

不知何因缘,奔走善女男。

上悬百尺崖,下俯千尺潭。

同行各倦游,我力差能堪。

兴尽且姑止,胜境非不探。

滩头有村店,恰坐人两三。

绿茶香盈瓯,丹橘珠满篮。

是时日加午,鸡声隔烟岚。

小溪何清浅,溅溅来西南。

溪上读书堂,一饭秋茹甘。

(0)

九月二十六日小妾举一男,坠地即绝。余年三十有六,尚无子嗣,怆然有感·其一

多此一轮转,来期即去期。

空教愁汝母,原不是吾儿。

燕岂投怀误,桃应结子迟。

最怜乔梓分,一面永分离。

(0)

庚戌栎社春会,南北诗家毕至,喜而作歌,即呈在座诸君子

男儿当画凌烟阁,横草功成比褒鄂。

不然携家游五湖,万金坐致同陶朱。

奈何一鸣复不跃,行歌长作山泽癯。

世风尚武风雅坠,天生才人岂无意。

陈芳有国容我主,漫向槐安争富贵。

挽回文运起中原,我先一军张汉帜。

长城不怕偏师攻,守无羸卒多精骑。

南方之强北方强,与我鼎足分界疆。

黄池荼火各争长,笔阵鏖战三千场。

衣裳玉帛会今日,喜见三分初合一。

牛耳休论执者谁,象占无首群龙吉。

送抱推襟畛域忘,弹棋奏乐欢情溢。

临池书罢湿云烟,刻烛诗成评甲乙。

遗老不数香山九,群贤远过竹林七。

满堂济济裙屐多,莺花烂熳春风和。

主人奉觞客尽醉,踏筵起舞拍手歌。

相约斯文延一脉,自今同室戒操戈。

年年三月兰亭宴,愿合群仙咏大罗。

(0)

和绍尧中秋夜南社席上作·其一

管弦聒耳酒扶头,月上南楼宴未休。

添得几篇诗吊古,延平祠畔作中秋。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