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松竹晚阴森,过尽红芳与绿阴。
彷佛邵家安乐地,白头无恙岁寒心。
幽栖松竹晚阴森,过尽红芳与绿阴。
彷佛邵家安乐地,白头无恙岁寒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人以“幽栖松竹晚阴森”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世界。松竹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苍翠,它们的阴影笼罩着四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过尽红芳与绿阴”,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季节更迭中的变化,红花已逝,绿叶依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彷佛邵家安乐地,白头无恙岁寒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邵家安乐地,可能是指一种理想中的避世之所,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平静。白头无恙,意味着即使年华老去,心灵依然保持坚韧和不屈,如同寒冬中依然挺立的松树,象征着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岁月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智慧。
少年高折蟾宫桂,馨香散满仙城第。
今年挟策谒明君,彤庭拜职荣遭际。
儒官原是最清阶,授业传经称素怀。
不妨水远山长去,凉秋九月渡琼崖。
琼崖自昔称奇甸,钟灵孕秀多文献。
更有白玉诸老仙,爱此明都每留恋。
羡尔风流伯仲间,翛翛行役几关山。
高帆万里驰一刻,吞吐沧溟祇等閒。
沧溟东望多烟屿,想到蓬莱无几许。
我有金函尺素书,凭寄白云旧真侣。
白云丹水自悠悠,朗吟骑鹤忽千秋。
电光泡沫人间世,何当更订铁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