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黎州安抚赵挽诗》
《黎州安抚赵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不为软语混光尘,独把刚肠敌世纷。

读史功夫头没膝,疾时风论齿穿龈。

慈乌反哺终违志,断雁辞行不作群。

犹有宁馨传素业,为求佳传贲丘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ānzhàowǎnshī
sòng / wèilewēng

wèiruǎnhùnguāngchéngāngchángshìfēn

shǐgōngtóuméishífēnglùn齿chǐ穿chuānyín

fǎnzhōngwéizhìduànyànxíngzuòqún

yóuyǒuníngxīnchuánwèiqiújiāchuánbēnqiūfé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黎州安抚赵挽诗》。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赵姓安抚的敬意和对其品格的赞赏。首句“不为软语混光尘”赞扬赵安抚不随波逐流,坚持原则的性格;“独把刚肠敌世纷”进一步强调他的刚毅与独立,能抵挡世俗纷扰。接着,“读史功夫头没膝”描绘他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疾时风论齿穿龈”则形容他言辞犀利,敢于直言。

后两句“慈乌反哺终违志,断雁辞行不作群”通过比喻,表达赵安抚虽然有孝顺之心,但为了职责不得不舍弃个人意愿,以及他不随流俗、坚守道义的形象。最后,“犹有宁馨传素业,为求佳传贲丘坟”寄寓了诗人希望赵安抚的事迹能够得以流传,被后人铭记,如同佳话般永载史册。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赵安抚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颂扬,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后世传承其精神的期望。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春日江行即事时赴大竹任

短棹春江破晓烟,探奇此日似登仙。

溪头云断千重岭,谷口兆留一线天。

赵子图书行处有,米家烟雨望中传。

从今揽胜三巴去,细酌松醪展杜编。

(0)

泗城登山远眺有怀作

宦海行踪动客愁,匆匆又作胜湖游。

楚山南去连吴远,淮水东来挟泗流。

人代沧桑双语燕,渔樵风雨一归舟。

登临不禁凄凉感,满眼斜阳上画楼。

(0)

题卢雅雨出塞图

中原山水数点耳,天诱诗人万里行。

塞雪碛云供浣笔,莫将风韵带笳声。

(0)

涡阳晚眺

荒城四面是山围,郭外人家隐翠微。

积雪白侵游子鬓,夕阳红上牧童衣。

峰连暮霭千村暗,树拥寒烟一鸟归。

薄醉吟残犹徙倚,间心觉与世情违。

(0)

游桐君山用萨天锡原韵

桐庐江水见底清,桐君山色青绕城。

仙人指桐去千载,至今草木犹知名。

我来六月火云赤,为访名山侵晓出。

芒鞋竹笠紫蕉衣,潇洒行踪杂樵牧。

松风迎客如有灵,笙竽响答洪涛应。

丹崖转处洞门豁,石壁袅袅垂苍藤。

危楼一凭尘怀少,欲把仙书拾瑶草。

西飞海鹤不归来,岭上荒祠白云老。

(0)

钱唐相国分饷上赐郑宅茶寄奉老母

谷雨新晴后,头纲驿递初。

绿挼双掌细,香迸一旗舒。

玉盎梅花喷,银瓶薤叶储。

赐先黄阁老,波及大君余。

竹里泉声沸,窗间午睡徐。

当筵思笋蕨,奉母忆篮舆。

旅食经年别,平安数寄书。

缄题将远问,藉以慰门闾。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