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庭坚在绵上州所见的当地风俗。首句“一原风俗异衣裘”暗示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与他所习惯的有所不同,可能是指服饰或生活习惯的独特。接着,“流落来从绵上州”表达了诗人自己漂泊至此的境况,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后两句“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则具体描绘了当地的习俗。清明时节通常有禁火的习俗,但这里提前实行,可能是为了某种特殊的原因或仪式。而“还依桑下系千秋”则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农事活动,如在桑树下进行的某种长期的民间传统,可能与蚕桑文化有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风俗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绵上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气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自身的漂泊之感和对当地文化的观察与思考。黄庭坚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诗的韵味。
云间陆生美且奇,银章朱绶映金羁。
自料抱材将致远,宁嗟趋府暂牵卑。
东城社日催巢燕,上苑秋声散御梨。
朝夕诏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