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夜读书》
《冬夜读书》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故书不厌百回读,病后惟应此味长。

千古精神如对越,一灯风雨正相忘。

卷中求道深知谬,意外图名抑又荒。

束发心情谁会得,中宵抚几自茫茫。

(0)
鉴赏

这首《冬夜读书》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读书的独特体验与深邃思考。

首联“故书不厌百回读,病后惟应此味长”开篇即点明了读书的乐趣与价值。在经历了病痛之后,诗人更觉读书之味悠长,反复阅读旧书,每一次都能发现新的意义与感悟,体现了读书的持久魅力和深刻内涵。

颔联“千古精神如对越,一灯风雨正相忘”进一步深化了读书的意境。诗人将自己沉浸在书籍之中,仿佛与千古先贤对话,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无论是窗外的风雨还是内心的纷扰,在这一刻都似乎被遗忘,体现出读书能够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颈联“卷中求道深知谬,意外图名抑又荒”则揭示了读书过程中对真理的追求与对名利的反思。在书中探索人生之道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理解存在谬误,而试图通过名声来获取认可,则是另一种荒谬的行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尾联“束发心情谁会得,中宵抚几自茫茫”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束全诗。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心情,那种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状态,如今却感到迷茫与孤独。深夜独自抚几,思绪万千,表达了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

整体而言,《冬夜读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与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真理、道德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早发

东窗未明尘梦苏,呼童结束登征途。

落叶铺霜马蹄滑,寒猿啸月人心孤。

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

青云快活一未见,争得安闲钓五湖。

(0)

伤病马

此马堪怜力壮时,细匀行步恐尘知。

骑来未省将鞭触,病后长教觅药医。

顾主强抬和泪眼,就人轻刷带疮皮。

祗今筋骨浑全在,春暖莎青放未迟。

(0)

读诸家诗

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过诗。

直应吟骨无生死,祗我前身是阿谁。

(0)

杂曲歌辞.荆州泊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

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

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

(0)

题裴十六少卿东亭

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

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

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

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

(0)

送王端赴朝

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

东阁论兵后,南宫草奏期。

人稀傍河处,槐暗入关时。

独遣吴州客,平陵结梦思。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