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书不厌百回读,病后惟应此味长。
千古精神如对越,一灯风雨正相忘。
卷中求道深知谬,意外图名抑又荒。
束发心情谁会得,中宵抚几自茫茫。
故书不厌百回读,病后惟应此味长。
千古精神如对越,一灯风雨正相忘。
卷中求道深知谬,意外图名抑又荒。
束发心情谁会得,中宵抚几自茫茫。
这首《冬夜读书》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读书的独特体验与深邃思考。
首联“故书不厌百回读,病后惟应此味长”开篇即点明了读书的乐趣与价值。在经历了病痛之后,诗人更觉读书之味悠长,反复阅读旧书,每一次都能发现新的意义与感悟,体现了读书的持久魅力和深刻内涵。
颔联“千古精神如对越,一灯风雨正相忘”进一步深化了读书的意境。诗人将自己沉浸在书籍之中,仿佛与千古先贤对话,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无论是窗外的风雨还是内心的纷扰,在这一刻都似乎被遗忘,体现出读书能够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颈联“卷中求道深知谬,意外图名抑又荒”则揭示了读书过程中对真理的追求与对名利的反思。在书中探索人生之道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理解存在谬误,而试图通过名声来获取认可,则是另一种荒谬的行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尾联“束发心情谁会得,中宵抚几自茫茫”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束全诗。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心情,那种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状态,如今却感到迷茫与孤独。深夜独自抚几,思绪万千,表达了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
整体而言,《冬夜读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与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真理、道德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