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焚香》
《焚香》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五月黄梅烂,书润幽斋湿。

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

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

翛然便假寐,万虑无相及。

不知此何参,透顶众妙入。

静处动始定,惟虚道乃集。

心清杜老句,高韵不容袭。

馀馨梦中残,密雨窗前急。

(0)
翻译
五月时分梅雨连绵,书房里书籍都被浸湿。
柏树籽探寻着干枯的花朵,松脂得以提炼出明亮的树脂颗粒。
纸灰覆盖在炉火之上,古老的香炉里升腾起孤独的烟雾。
我悠然地打了个盹,万般思绪都不再侵扰。
不知这是何种玄妙,直透头顶,汇聚诸多奥秘。
在宁静中,动静才得以平衡,只有虚空之道才能汇聚。
心境如杜甫诗句般清澈,高雅的韵律不容轻易模仿。
余香在梦境中残留,窗外细雨急促敲打着窗户。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
黄梅:梅雨季节。
幽斋:静谧的书斋。
柏子:柏树籽。
枯花:干枯的花朵。
松脂:松树分泌的树脂。
覆火:炉火。
纸灰:燃烧后的纸灰。
孤烟:孤独的炊烟。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假寐:小憩。
万虑:万千思绪。
参:参悟。
透顶:直达内心。
众妙:众多奥妙。
静处:静寂之地。
动始定:动静平衡。
虚道:虚空之道。
杜老:杜甫。
不容袭:不可轻易模仿。
馀馨:残留的香气。
梦中:在梦中。
密雨:密集的雨。
鉴赏

这首宋诗《焚香》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夏日梅雨时节书斋中的静谧与禅意。诗人通过五月黄梅雨季的环境,展现了书斋的湿润与书香气息,"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形象地刻画了香料的采集和燃烧过程,营造出一种古雅而神秘的氛围。

"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香烟袅袅上升,如同历史的沉淀,古鼎的存在更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诗人在此情境中悠然入眠,"翛然便假寐",心灵得到了宁静,"万虑无相及",所有的忧虑都暂时消散。

"不知此何参,透顶众妙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境界的领悟,仿佛香烟带来的不仅是香气,更是哲理的渗透。"静处动始定,惟虚道乃集"揭示了在静寂中才能找到内心的真实和大道的汇聚。

最后两句"心清杜老句,高韵不容袭",以杜甫的诗句为喻,赞美了焚香带来的清新心境和高雅韵味,即使在梦中,余香犹存,窗外的密雨更增添了几分诗意。整首诗以焚香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沈世卿推官见寄

倦看世态久低徊,且置穷通近酒杯。

未忍一身闲处著,暂容双眼醉时开。

为呼阿武扶头起,拟与山翁倒载回。

好在东篱旧时菊,无心准拟白衣来。

(0)

和过田承君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

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

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

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0)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

酷暑不可处,相将寻昼凉。

清谈荫广厦,甘寝就匡床。

莲剥明珠滑,瓜浮绀玉香。

因知北窗卧,自信出羲皇。

(0)

眠云斋

已是登临晚,长须爱惜春。

终当捐世事,来作卧云人。

(0)

洞霄宫·其三

二天封部稼如云,流水清寒出洞门。

更爱林间盘石上,松花飘落羽人樽。

(0)

洞霄宫·其一

一帆高挂出红尘,万仞长歌入紫云。

莫道游仙别无侣,玉清冠盖许同群。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