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黄梅烂,书润幽斋湿。
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
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
翛然便假寐,万虑无相及。
不知此何参,透顶众妙入。
静处动始定,惟虚道乃集。
心清杜老句,高韵不容袭。
馀馨梦中残,密雨窗前急。
五月黄梅烂,书润幽斋湿。
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
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
翛然便假寐,万虑无相及。
不知此何参,透顶众妙入。
静处动始定,惟虚道乃集。
心清杜老句,高韵不容袭。
馀馨梦中残,密雨窗前急。
这首宋诗《焚香》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夏日梅雨时节书斋中的静谧与禅意。诗人通过五月黄梅雨季的环境,展现了书斋的湿润与书香气息,"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形象地刻画了香料的采集和燃烧过程,营造出一种古雅而神秘的氛围。
"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香烟袅袅上升,如同历史的沉淀,古鼎的存在更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诗人在此情境中悠然入眠,"翛然便假寐",心灵得到了宁静,"万虑无相及",所有的忧虑都暂时消散。
"不知此何参,透顶众妙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境界的领悟,仿佛香烟带来的不仅是香气,更是哲理的渗透。"静处动始定,惟虚道乃集"揭示了在静寂中才能找到内心的真实和大道的汇聚。
最后两句"心清杜老句,高韵不容袭",以杜甫的诗句为喻,赞美了焚香带来的清新心境和高雅韵味,即使在梦中,余香犹存,窗外的密雨更增添了几分诗意。整首诗以焚香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