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酬宋中散二首·其一》
《次韵酬宋中散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初见彤庭赐履双,便参东阁寄南邦。

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

陈迹欲寻无复日,旧恩思报有如江。

风流今见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

(0)
注释
彤庭:红色的宫殿,代指宫廷。
东阁:古代官署名,此处指朝廷重要职位。
疑网:比喻疑难问题或困惑。
慢幢:形容傲慢的人或态度。
陈迹:过去的经历或遗迹。
旧恩:过去的恩惠或情谊。
投老:到了晚年。
心旌:古人的心意或情感,这里指敬仰之心。
翻译
初次见到他,就被赐予宫廷中的双履,随即被任命到东部阁任职,前往南方的邦国。
常常听到他的正直言论,能消除疑惑,每次阅读他的高雅文辞,都能折服傲慢之人。
过去的痕迹想要追寻已无从找寻,旧有的恩情想要回报犹如江水滔滔不绝。
他的风采如今可见,真是个优秀的年轻人,我这垂暮之年,心中对他充满了敬意。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文采和深情的诗作。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既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往昔岁月的回顾。在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历史的印记。

“初见彤庭赐履双”这一句,便开启了诗人的叙述,彤庭赐履双意味着第一次相遇时对方的恩惠和友谊,这里已隐含深厚的情意。紧接着,“便参东阁寄南邦”则展现了诗人与这位朋友之间共同经历的重要事件或是志同道合的理想追求。

“时闻正论除疑网,每读高辞折慢幢”中,诗人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尊崇,以及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来净化心灵、提升自我的过程。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学养,更透露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心境。

“陈迹欲寻无复日”则是一种时光流逝、难以追寻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紧随而来的“旧恩思报有如江”,则是诗人对于旧日之恩的深切感激和回报之情,比喻着这种情感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江,充满力量和生命力。

最后,“风流今见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中,诗人的笔触转向现实,又一次强调了对这位朋友的赞赏和对其风度的欣赏。这里“投老心旌一片降”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这种美好的情谊能够长存,像是一片飘落的吉祥之物。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朋友深情的赞颂,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纽带。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友谊主题的一次精彩演绎。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则·其五十七

不妨行细输先手,自觉心粗愧撞头。

局破腰间斧柯烂,洗清凡骨共仙游。

(0)

全超不借借

霜重风严景寂寥,玉关金锁手慵敲。

寒松尽夜无虚籁,老鹤移栖空月巢。

(0)

四料简.夺人不夺境

懒问谁持造化权,门前春事正暄妍。

雨晴花色明如锦,风暖莺声滑似弦。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九十四

两肩担不起,压倒世间人。

觌体常现前,知他是什么。

纵使六阴塞户,无欠亦无馀。

假饶一气转钧,同明复同暗。瞿昙广说,达磨直指。

诘其端由,全没巴鼻。

蓦见阳生第一爻,九九元来八十二。

(0)

證道歌·其二十七

放四大,莫把捉,本无毫发堪依托。

地水火风亦假名,十二缘生如兔角。

(0)

證道歌·其一七八

有无俱遣不空空,空本无空针不容。

阿弥陀佛真金色,相好无边我等同。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