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游帷观真君殿后》
《题游帷观真君殿后》全文
唐 / 伊用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日日祥云瑞气连,侬家应作大神仙。

笔头洒起风雷力,剑下驱驰造化权。

更与戎夷添礼乐,永教胡虏绝烽烟。

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wéiguānzhēnjūn殿diànhòu
táng / yòngchāng

xiángyúnruìliánnóngjiāyìngzuòshénxiān
tóufēngléi

jiànxiàchízàohuàquán
gèngróngtiānyǒngjiàojuéfēngyān

lièxiāngōngzhīzhíshàngsānqīngtiān

注释
日日:每日。
祥云瑞气:吉祥的云彩和好运。
侬家:我家。
大神仙:伟大的神仙。
笔头:笔下。
洒起:挥洒。
风雷力:风雨雷电的力量。
剑下:剑中。
造化权:自然法则的掌控权。
戎夷:指边境的外族。
礼乐:礼仪和音乐。
胡虏:古代对北方敌人的称呼。
绝烽烟:停止战争。
列仙:众位神仙。
功业:功绩。
三清第一天:道教中的最高仙境。
翻译
每天都有吉祥云彩环绕,我家应该成为大神仙。
笔下挥洒出风雨雷电的力量,剑下掌控着自然的法则。
还要为边疆的安宁增添文化娱乐,永远让胡虏停止战争烽火。
神仙们的功绩不过如此,直接飞升到最高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仙境之美,祥云瑞气连绵不断,诗人赞誉某个家族应如大神仙般尊贵。诗中还提到笔头洒落的力量如风雷一般,剑下则能驱驰万物、造化生权。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和武力的崇高见解,也表现出其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

更进一步,诗人希望通过礼乐之教化胡虏,使边疆永无烽烟。这种和平与文明的渴望,是古代文化中常见的一种愿景,它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宁以及民族融合的深切期望。

最后一句“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则表达了一种对神仙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诗人将某种功业或修行比作列举众多的神仙事迹,只为达到直接通向最高仙界——三清之境。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和超脱尘世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祥瑞气象、文学武力、文明教化以及神仙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崇高理想与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伊用昌
朝代:唐

一作伊梦昌。字里不详。唐末不仕,披羽褐为道士。历游山水,先后曾至两浙、江西、湖南等地。天祐十年(913)至抚州南城县。又入湖南马氏幕中。散诞放逸,不拘细谨,饮醉常行歌市中。时人称为伊风子。喜作《望江南》词,遇物即咏,皆有意旨。有异术,时人或目为神仙。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五五引《玉堂闲话》、《诗话总龟》卷四六引《雅言杂载》、卷四七引《青琐后集》、《十国春秋》卷七六。《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联,词1首,分别收于伊用昌、伊梦昌名下。
猜你喜欢

游焦山二首·其一

姓借名山一字光,胜游今始到山堂。

怀中日月开清朗,掌上关河望渺茫。

礼佛几翻莲叶藏,品茶时泛石泉香。

荒祠莫起怀贤恨,牛背歌声正夕阳。

(0)

舟中送别诸子

送客逢春倍黯然,片帆如练湿江烟。

来时喜命相思驾,回日仍同尽兴船。

中岁每伤亲友别,剧谈还借酒杯延。

知君未厌江乡色,荔子丹时订后缘。

(0)

寄陆贞吾座师

海上三惊蕙草残,閒身赢得水云宽。

绛帷一别频飞梦,白日相欺疾跳丸。

雁字正怜烟树渺,凤鸣新向柏台看。

燕山处处多烽火,欲儗追风道路难。

(0)

送高侍御谪官南归·其一

炎蒸三伏后,一雨欲来秋。

但惜故人别,非关迁客愁。

骊歌易水暮,归路岭云稠。

到日江鱼好,谁同上酒楼。

(0)

过临淮

临淮当落日,系马有馀思。

问水失濠濮,临风想惠施。

年华更代谢,井邑有流移。

千古观鱼意,悠悠欲语谁。

(0)

人日奉新道中

雪月衔王命,驰驱及早春。

风尘星是客,江海日为人。

谷暖莺声啭,山晴梅意新。

故园花事好,能否待归轮。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