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谢群公,别言愧深受。
仍以落寞归,报答复何有?
恒河千亿中,团聚讵微偶?
要使元会永,望今识良友。
文字等积尘,性在乃非苟。
铭此金石坚,身外孰臧否?
寄书谢群公,别言愧深受。
仍以落寞归,报答复何有?
恒河千亿中,团聚讵微偶?
要使元会永,望今识良友。
文字等积尘,性在乃非苟。
铭此金石坚,身外孰臧否?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南辕杂诗一百八章》中的第二十一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文字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寄书谢群公,别言愧深受”,诗人通过寄信的方式向朋友们表达歉意,因为自己深感愧疚,可能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和回报。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接着,“仍以落寞归,报答复何有?”诗人自述在归途中感到孤独,面对朋友的期待,他不知如何回应,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困惑的情绪。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恒河千亿中,团聚讵微偶?”恒河是印度的一条著名河流,这里用来比喻众多的人和事。诗人感慨,在如此众多的人和事中,能够相聚实属难得,强调了珍惜缘分的主题。
“要使元会永,望今识良友。”诗人希望长久地保持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期待在当今这个社会中能结识到真正的朋友。这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友谊的向往和追求。
“文字等积尘,性在乃非苟。”诗人认为文字如同堆积的尘土,但只要其本质不变,就不是随意敷衍。这句话既是对文字创作的反思,也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坚持。
最后,“铭此金石坚,身外孰臧否?”诗人将这段珍贵的友情和对文字的真诚铭记于心,如同金石般坚固,不因外界评价而动摇。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信念的坚守和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字价值的探索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鶗鴂声中,杜鹃枝上,春情脉脉几许。
芍药围栏,蔷薇曲槛,不禁些时著雨。池塘水注。
斜露出、堤旁小浦。
忆当日桃核才栽,花开今已成圃。
羡而桑间十亩,尽悠游岁年,消得甘苦。
不嫌剥啄,容我来时,罗列鐏罍鸡黍。请君借筋。
为天壤、王郎筹虑。
笑生涯不免长贫,农笠渔竿何处。
晴檐群鹊喧声起,报道芳菲如此。
桃李恨年年,惯嫁东风里。
独抚朱阑情绪懒,值得甚、伤心红紫。徙倚。
对莺莺燕燕,争语花底。
犹喜寂静柴门,傍松边山岫,柳边溪水。
到处总韶华,领略曾余几。
蝶醉蜂酣墙影外,妆点就、困人天气。空拟。
将百尺游丝,和愁悄系。
怅风流、玲珑在否,顿增无限凄切。
荒山野径埋年少,恰是清明时节。风雨烈。
浑不见、当筵对酒歌喉咽。云穿石裂。
叹罗绮灰飞,管弦尘涴,谁谱旧歌阕。
江南岸,有约扁舟同挈。十年旧事空说。
眉山海外从游者,一样云随湮灭。肠寸结。
还恐是、海棠血洒梨花雪。青枝骤折。
但转眼经年,柳绵飘处,春又过寒食。
酿琼浆渐熟似潮来,惊心岁将归。
算安排春瓮,玉缸轻擘,几剩余晖。
死便道旁埋我,此语未全非。
了却一年事,烂醉忘机。
记取最难抛汝,是猛风猎猎,朔雪霏霏。
人到中年后,乐事料应稀。
压糟丘、珍珠碎滴,愿床头、满贮莫相违。
何须虑,赏花天气,典尽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