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常喜此停车,村坞中藏四、五家。
挂壁绿萝牵补屋,环阶红槿织成笆。
溪云漠漠随流水,岸柳条条绾落花。
无限好山排万叠,当门似有画屏遮。
客行常喜此停车,村坞中藏四、五家。
挂壁绿萝牵补屋,环阶红槿织成笆。
溪云漠漠随流水,岸柳条条绾落花。
无限好山排万叠,当门似有画屏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卷。诗人以“客行”为引子,表达了对偶然间发现的小村庄的喜爱之情。村庄隐藏于群山之中,仅见四五户人家,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
“挂壁绿萝牵补屋,环阶红槿织成笆。”这两句通过绿萝与红槿的自然生长,形象地展现了村庄的朴素与生机。绿萝攀附在墙壁上,不仅美化了房屋,也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红槿围绕着台阶,编织成篱笆,既实用又美观,体现了村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溪云漠漠随流水,岸柳条条绾落花。”描绘了水边的景色,溪流之上云雾缭绕,仿佛与流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岸边的柳树垂下枝条,轻轻揽住飘落的花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
“无限好山排万叠,当门似有画屏遮。”最后两句将视线拉高,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同天然的屏障,将这小村紧紧包围。这样的景象不仅壮观,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辟疆园里报芳菲,海内词人此会稀。
白雪从来推寡和,青云犹自羡雄飞。
林花夜照尊前色,宫锦春披月下衣。
何限留宾投辖兴,可能无意恋荆扉。
昭代西曹彦,儒林起大名。
业从漆简授,法以竹书精。
鲍氏骢堪继,于门驷可行。
挂冠神武蚤,卜筑木兰清。
乐志园初辟,尊生世已轻。
相才推叔向,家学得玄成。
紬史衣簪盛,囊经侍从荣。
人传彤管事,天适白鸥情。
宪老歌三寿,临雍召五更。
谁知沧海上,南极一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