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陌除书出,寻僧问海城。
家从中路挈,吏隔数州迎。
夜蚌侵灯影,春禽杂橹声。
开图见异迹,思上石桥行。
九陌除书出,寻僧问海城。
家从中路挈,吏隔数州迎。
夜蚌侵灯影,春禽杂橹声。
开图见异迹,思上石桥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
"九陌除书出,寻僧问海城" 表示诗人在长安(当时称“九陌”)写下书信,通过僧人询问远方海城之事,传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思念与关切。
"家从中路挈,吏隔数州迎" 描述朋友家眷在半途相送,而官吏则隔着几州来迎接,这两句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
"夜蚌侵灯影,春禽杂橹声" 这里“夜蚌”可能指的是夜晚的蛤蟆,其鸣叫声像是要侵蚀灯光;“春禽”则是指春天各种鸟类的声音与橹(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开图见异迹,思上石桥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和对朋友将要踏上的路程的想象。这里的“异迹”可能是指传说中的奇特现象,或是指朋友将要到达的地方有着不寻常的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朋友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以及他们深厚的情谊。
社稷元勋绝代无,夙瞻先德在龟趺。
风云感遇依鳞翼,鸾鹄栖停映竹梧。
偃武承平开圣治,投戈委质尚文儒。
紫荷旧向芳年折,遗恨犹稽到六符。
东南应眷倚。当年丽绝,今其馀几。
云锦飘香,好在藕花十里。
六月长安徂暑,只一雨、滂沱都洗。君好为。
携将苏醒,三吴生齿。
总道秦蜀讴吟,但消得雍容,笑谈而致。
稍待秋风,也拟买舟东逝。
收拾尘编蠹简,更饱看、江山奇伟。歌盛美。
还送往趋天陛。
春以花故妍,花好不辱春。
漫山烂桃李,由求盖具臣。
国艳朝众芳,此花当不名。
芳园丽韶景,点检能几根。
东风未披拂,万红藏杳冥。
过客白眼看,遂与凡木邻。
一朝吐华艳,天日为之醺。
绿樽有醇酌,及兹托慇勤。
君看淮阴市,岂有国元勋。
俗情傲未然,花笑当不嗔。
锦官碌碌牛马走,邂逅僧庐欣握手。
尝忆观灯夜相过,一时胜辈同樽酒。
孤云岑绝西南陬,牢落重来说旧游。
不知宦情薄如纸,掉头忽作商声讴。
蚤年提笔战多士,晚岁功名梦相似。
底事人生真足夸,华发犹能彩衣戏。
霜空木脱秋山明,高风驾帆秋浪轻。
细雨重阳好天气,红萸紫菊正思君。